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7月份各項數據積極反彈

中國7月經濟一系列統計數據報告積極反彈。法新社今天引述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報告,指出工業增長明顯超過上月,外貿進出口都有較好的進步,稍稍改變先前沉悶的下滑氣氛。

廣告

中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今天報告,對2013年7月份統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百分之9.7,比6月份加快了0.8個百分點。與7月環比,增長百分之0.88。今年1到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百分之9.4。

關於7月份消費統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百分之2.7。其中,城市上漲百分之2.6,農村上漲百分之2.9;食品價格上漲百分之5.0,非食品價格上漲百分之1.6。評論說,消費價格上漲漲幅不大,指數相對平穩。

中國貿易7月統計也有進出口進步報告,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7月對外貿易增幅有大幅回升,進出口雙雙都由負轉正,比預期要好。統計說,7月中國出口1859.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5.1;進口1681.7億美元,百分之成長10.9。 7月貿易順差從6月的271億美元減至178億美元,評論說這有可能會減輕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專家分析,今年6月中國進出口都出現負成長,其中出口年比下降百分之3.1、進口下降百分之0.7,引發市場擔憂中國出口因全球需求不振陷入疲弱。但全球經濟目前出現復蘇跡象,尤其歐洲和日本的狀況開始好轉,繼續惡化的可能性已經不大,這對中國外貿國際環境好轉有積極意義。

但有分析警告,鑒於針對中國的“雙反”調查等貿易爭端頻發,中國出口高增長的阻力實際很大,預計今年內將限於一位數增長。

不過中國經濟增長仍然處於脆弱狀態。其中工業生產出廠價格統計同比下降百分之2.3,環比下降百分之0.3。工業生產購進價格同比下降百分之2.2,環比下降百分之0.4。1至7月工業生產出廠價格同比平均下降百分之2.2,工業生產進價格同比下降百分之2.3。經濟評論說,工業生產價格已經連續16個月負增長,連續負增長將會導致整個工業企業盈利能力逐步弱化,特別是對企業投資帶來負面衝擊,今後的經濟增速下行壓力還可能增大。這又導致企業產能過剩的狀況依然會延續,傳統周期性行業如鋼鐵、煤炭、有色金屬仍然是重災區。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