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當非洲覺醒向中國說“不”時……

發表時間:

當非洲覺醒向中國說“不”時……,這是今天法國 « 世界報 » 辯論欄發表的署名奧瑞的分析文章,以“當非洲覺醒向中國說“不”時…… ”為題的文章指出,儘管中國與非洲經濟交往發展迅速,但中國在非洲經濟索求過於單一,除了大量購買非洲的礦藏與原材料,並沒有幫助非洲建立加工的工業生產,非洲因年輕人口增長卻越來越陷於失業率上升的困境,非洲國家越來越多對中國拼搏性的掠奪不滿,將中國指責為新殖民主義,指北京比前非洲老牌殖民者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廣告

本傑明奧瑞是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兼非洲智能雜誌主編。奧瑞認為,儘管很多人簡單地對中國與非洲貿易發展迅速表示驚訝,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些增長的背後,其實有很多同非洲傳統勢力大國比如法國,英國和美國以及其他諸如日本,韓國之間的分歧與衝突。這些國家經常動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世界銀行來質詢中國在非洲的做法。中國與非洲在2000年雙邊貿易總額為65億美元,到2011年時,雙邊貿易則上升到1660億美元。由西方國家傳出來的批評,漸漸也被非洲國家領導人所聽從、採納,對中國的批評漸多起來,從而將會影響到中國在非洲的投資。

今年3月11日,英國« 金融時報 »刊登尼日利亞央行主席薩努西拉米多的批評文章指出,非洲對中國的看法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曾經在中國生活過的拉米多卻嚴厲批評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的經濟強國。他主要批評中國購買非洲原材料,大量向非洲兜售製成品,卻很少幫助非洲當地發展加工,阻止非洲工業化,等等。拉米多儘管將中國的做法指責是殖民主義的本質,還是對中國抱有良好的意願,理解中國是在全球化經濟中一個競爭對手。

奧瑞的文章指出,一些非洲國家已經直接針對中國。除了拉米多文中講到的問題,中國國營企業在非洲引發越來越多的不滿。尼日爾對與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簽訂的開發石油合同深感不滿,該合同計畫建立煉油加工廠,合同2008年由前總統馬馬杜簽訂,5年後,尼日爾聘請安永會計事務所審核合同,發現中國方面誇大數額高達幾億美元,尼日爾如果不申訴,那石油收入就會大量減少,中國方面希望掩蓋這一尷尬的事件。

加納今年年初大批驅逐中國淘金工人,很多中國人非法進入該國,人數多達50000。加納因有大量石油產品可以很硬氣的選擇合作夥伴。加蓬2012年取消了一個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為中間人的中國國營企業與加蓬阿達克斯公司簽訂的採油合同,該合同合法性存有爭執,連地位遠不如加納的加蓬也敢於向中國說“不”。

非洲國家居民對中國的不滿,傳遞到了非洲國家領導層。贊比亞總統薩塔2011年當選時的許諾之一,就是監督平衡與中國的關係。中國在贊比亞活動活躍,因為贊比亞蘊藏着豐富的銅礦。由於中國在非洲的形象信譽惡化,非洲領導人不能再視而不見。雖然像贊比亞這樣總統選舉中與中國關係平衡成為競選話題的並不多,但就像中國在贊比亞有很多投資一樣,中國在非洲投資越多,由於沒有為非洲建立當地加工體系和工業化,沒有為非洲創造持續的就業,非洲的不滿就會越大,用時下流行的新殖民主義批評中國就會蔓延。

中國利用非洲國家的軟弱而簽訂不利於非洲國家的合同,比如尼日爾的馬馬杜合同事例,但這樣的合同則不能想象會在尼日利亞或安哥拉發生。因此應當由非洲國家領導人必須將自己等同於中國的地位同中國進行對等的合作關係談判。

« 世界報 » 說,假如這樣的局面不迅速發生改變,非洲人就會對他們的領導人表達不滿。

正值暑假期間,今天還是宗教節日聖母升天節,法國大部分報紙報紙沒有出版,« 世界報 » 頭版頭條對經濟增長回升感到安慰指出,法國經濟走出低迷,第二季度增長0.5個百分點,« 世界報 » 強調說,這一出人意外的數字使許諾年底前降低失業指數的法國總統鬆了一口氣。« 今日法國 » 頭版頭條同出一轍,也宣布夏天的這個令人驚喜的消息, 但是這一回升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真正的活力?« 今日法國 » 就此採訪了的有關專家和該報讀者仍然比較悲觀表示,還看不到成果。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