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臉書推特等不久有望在上海面世?

發表時間:

今天法國全國性報紙集中在法國2014年度的預算案調整和法國內政部長瓦爾斯關於一小部分羅姆人希望融入法國的講話所引起的反響兩件法國國內大事之上。法國權威報紙 « 世界報 » 今天着重介紹中國對環境保護研究加強投資與支持;法國財經報紙 « 回聲報 » 在科技與媒體欄介紹中國準備在上海未來的自由貿易區開放迄今為止在中國屏蔽的臉書(Facebook)、推特 (Twitter) 和 « 紐約時報 » (New York Times) 等網站。

廣告

臉書和推特不久將在中國面世嗎?« 回聲報 » 常駐北京記者格雷茲庸的文章一開頭就自問自答說,這種可能在一個政權對社交網絡獨立力量的強大感到恐懼,而且目前正在進一步加強打擊網絡“謠言”的國度彷彿根本不敢想象,更不能信以為真。然而,架設可以相信香港 « 南華早報 » 的報道的話, 臉書和推特不久卻有可能在中國一小塊地盤上得以實現。

以嚴肅為著稱的香港英文« 南華早報 » 說,北京方面將決定批准幾個平時被禁止的網站,包括曾經因披露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家族財富而被關閉的 « 紐約時報 »網站。這一特殊條例只在未來的上海自由貿易區實行。

« 南華早報 » 引述一位不願透露姓氏的中國官員的話解釋出台這一特書條例的目標是要接待許多外國企業,以便讓外國企業工作人員生活、工作得舒適與方便,並強調讓他們感到在自己家中一樣的重要性。同一消息來源還指出,為了保證網絡系統的質量,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將與其他外國同行展開競爭。

但是 « 回聲報 » 認為,到目前這一階段更難知道在中國網絡防火長城中打開的這一缺口是否有望擴大。總之,在有限的範圍內網絡開禁這樣一個小小的革命表明北京對其未來的上海自由貿易區的雄心勃勃。

中國生態研究走向世界前列

法國 « 世界報 » 就中國加大對環境保護研究的投資與支持,以至於中國的生態研究正在走向世界前列撰文。與過去的中國生態研究不同的是,過去都與能源礦藏地質研究有關,是能源研究的分支,而現在,生態研究完全獨立成為展新的研究學科,生態研究也正在成為生態文明。根據 « 世界報 » 常駐上海記者哈羅德的報道分析,中國希望推動自己的生態研究,而不依賴外國的研究,希望形成自己的學科領域,並用生態文明的說法來代替外國的持續發展的理念。

« 世界報 » 指出,中國之所以大力投資推動生態研究,與中國面臨的環境巨大問題有直接關係。中國廣大的地區無不受到生態變化、環境惡化的肆虐,像寧夏的沙漠化迫使大批居民遷徙,北京經久不退的沙塵暴與高濃度的懸浮塵粒對當地居民的侵害,中國是世界上遭受環境變化干擾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的環境惡化給政府敲響了警鐘,當局被迫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生態進行研究,不僅研究環境問題,更要研究15年後生態環境可能對中國造成的衝擊。這樣的規模是巨大的,也是驚人的,因為當局認識到環境將對中國的農業,尤其是對水資源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中國迄今為止只有兩次國家環境評估報告,第一次是在2007年出版報告,第二次則在2012年一月推出。在長達710頁的報告中對環境變化,生態各種可能狀況對中國將會有的不同衝擊及其造成的後果均進行了預測與評估。根據2012年度中國環境評估報告,中國所處的地區環境不良變化和全球持續的氣溫升高導致中國面臨極其險惡的生態與環境條件。而且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百分之82的冰川在縮小面積,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冰川消退的速度又進一步加快。

中國的擔憂並不是沒有理由。根據中國專家的分析,到本世紀末,以上個世紀1961年到1990年的氣溫為基準,中國各地的氣溫將平均升高2.5到4.6度,這個溫差升高,將威脅農業減產百分之5到百分之20。這僅僅是以大氣中二氧化碳升高一項環境惡化釀成的後果評估。屆時,中國上海的海平面將升高10到15個厘米,而在過去30年中,上海的海平面已經升高了11.5厘米。這項評估報告還警告指出,在31個省份中,至少有8個省份將面臨水資源枯竭危機。

« 世界報 » 分析說,中國選出世界著名生態學家主持環境保護研究。中國生態研究由成功踏足南極研究考察的冰川與氣候學家秦大可擔綱。秦大可來自青藏高原腳下的甘肅蘭州,他經常告誡人們要關注西藏冰川變化帶來的危險。

中國為了建立自己的生態與環境研究系統與網絡,要求拿出獨立的研究結果,而不依賴世界研究。由科技部出面對許多研究項目與課題,尤其是對氣候變化造成可能影響的建模給予資助,政府還彙集包括中國高等學府清華在內的大學教授與專家進行研究探討。中國增強生態研究,參加世界學術討論,在國際論壇的出席和參與也明顯增加。

不過, « 世界報 » 指出,重視生態研究並不意味着中國將完全改變政策,相反,中國將繼續堅持對生態與環境造成巨大後果的煤炭能源政策,這意味着根本的變化將很難付諸於實踐。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