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輿論關注夏俊峰兒子夏健強的畫作涉嫌抄襲爭議

近日,夏俊峰兒子夏健強的一些畫作,因為類似台灣著名繪本作家幾米的作品,在網絡上引起了一場所謂“抄襲”的爭議。日前,夏俊峰之妻張晶已在微博上公開向幾米表示歉意,爭取諒解。幾米公司墨色國際則發表聲明,表示不會走法院途徑。不過,與之相比,網上對夏健強作品是否侵權的爭論,則要激烈得多。但令人寒心的是,許多批評聲音十分尖刻、刺耳,對夏健強抱着一種“有罪推定”的態度,必欲污名之而後快,已經脫離了就事論事的範疇。

廣告

對此,《新京報》11號的社論文章點評說,今年5月,《夏健強的畫》出版。夏健強今年僅12歲,其畫作之所以受到關注並引起出版機構的注意,與其父夏俊峰的遭遇直接相關。夏俊峰已被執行死刑,在夏健強的童話世界裡他也許還會“活”下去,但在孩子的現實世界中,父親已經永遠消失了。時至今日,輿論對夏俊峰的判決仍有爭論,這種爭議也直接延續到對夏健強畫作的爭議上。

其實,對比夏健強的畫和幾米的作品,所謂“惡意抄襲”很難認定,出於學習目的的臨摹反倒是更可能的緣由。其母親張晶此前在微博中,就曾直言其有的畫是“看了幾米的作品受到啟發的”,或“根據幾米的畫改的”。而且據孩子畫冊的出版策畫方稱,夏健強160多幅作品中,同幾米風格類似的作品只有十幾張,況且張晶此前也曾有過交代,並未刻意隱瞞。

愛畫畫的孩子在成長道路上,借鑒知名畫家的作品無可厚非,臨摹是每個畫家的必經之路。因此,當臨摹的痕跡和原作被發現,人們不應像發現驚天秘密一樣,匆匆宣判孩子是“不知羞恥的抄襲者”,更不應無緣由地推斷孩子背後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黑幕”。這樣草率而急躁的“宣判”,只會傷害無辜的孩子。至於是否侵權、該負何責任,則應由法律界定。

《新京報》的社論文章又說,無論如何,這場關於畫作臨摹的討論,絕不應該衍變成為對孩子品質和道德的攻擊。現在網上許多對夏健強抄襲的質疑之聲,過於上綱上線,無中生有。以浩大的“喊打”聲勢,夾雜着子虛烏有的惡意揣測,對付一個正在學畫畫的無辜孩子,這樣的質疑和“監督”是一種墮落。與夏健強畫作中簡單美好的童話世界相比,網上的那些潑髒水和跟着吐痰的人又是何其的醜陋。

不管怎樣,夏健強已經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與同齡人相比,他的天空已經殘缺。不要再讓成人世界的喧囂,打擾這個喜愛畫畫孩子的成長了。另據央視11號引述《羊城晚報》的報道,針對網友質疑強強的畫作涉嫌抄襲幾米作品。9日晚,張晶在其實名微博中連續發出3條微博,向幾米公開道歉。10日,張晶對羊城晚報記者解釋道,強強確實臨摹了幾米的畫作,但並非抄襲,自己道歉是不願意傷害他人。

張晶稱,強強在兩年多前接觸到幾米的漫畫,十分喜愛,並加以臨摹。據介紹,強強從7歲到現在的300多張畫中,有十幾張臨摹了幾米畫作,但是每張畫強強都加入了自己的想法。記者也注意到,2012年7月、9月,張晶在微博上與網友的對話中也曾多次公開表示,強強有些畫作是看幾米畫作啟發的或者是根據幾米畫作修改的。

據悉,強強畫作的出版策畫方是二樓出版機構,出版方是吉林美術出版社,果麥文化傳媒董事長路金波也有參與畫作出版。10日,二樓出版機構負責人葛磊對媒體表示,強強作品中同幾米風格類似的作品有十幾張,之前張晶也有過交代,並未刻意隱瞞,從出版的角度,當時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而張晶10日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的採訪時也表示,目前還未收到有關畫作的任何版稅,待結算後將全數以強強的名義公開捐出。

此外,臨摹是否涉嫌侵權?對此,廣州市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委員會委員、廣東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饒衛華表示,作為初學者,臨摹任何名家的畫作本身無可非議,對於孩子甚至應該鼓勵。但若將臨摹的畫作直接出版,則有侵權之嫌。饒衛華還表示,不過,如果原創作者的權利人並無追究此事,法院也不會過問或受理侵權之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