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經改敞門,政改閉門”

發表時間:

中國”經改敞門,政改閉門“。這是法國 « 世界報 » 就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所提煉出的簡明扼要的社評標題。« 世界報 » 認為,習近平新體制並沒有走出鄧小平所確定中國經濟開放、但政治保守的執政方針以來的政治禁錮套路。但今天的中國面臨的問題卻更為嚴峻,如果當局只開放經濟而拒絕政治改革,那將會被擠進牆角。

廣告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從11月9日到12日討論了如何為中國經濟注入必要的資本主義,但引發爭議的政治改革問題卻仍是空白。中國政治生活完全被中共中央全會的秘密會議所主宰。今年的三中全會也沒有脫離這一規律,每一屆黨代會的第三次中央全會,都只是為大政方針定調。1978年的三中全會上,鄧小平確定了中國經濟現代化路線。1993年的三中全會打破國有經濟的部分壟斷,並奠定現代銀行的基礎。2008年的三中全會則試圖減小城市與落後農村之間的差距。

« 世界報 » 說,中國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經濟增長放緩,環境危機愈加嚴重,可疑銀行貸款高額積累。然而改革的內容,以及這一改革計畫的設計人、現在習李新領導層的經濟顧問劉鶴卻極力標榜聽取了自由經濟的意志,後者不斷批評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幹預經濟造成損害。中國官方媒體稱讚指出,這將表明政府遠離市場干預,限制國營企業的壟斷,讓金融領域獲得自由解放。

因此可以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完全只談論經濟,為中國經濟注入必要的資本主義,儘管政治改革的呼聲不斷,卻在會議上留下空白。« 環球時報 » 報道說,只有33%的代表希望三中全會討論政治改革議題。« 人民日報 » 發表長篇社論敦促正確理解改革前與改革後的不同時期,並得出不可更改的結論說,社會主義制度符合民族條件,符合基本群眾的利益,« 人民日報 » 以此來譴責任何要求實現西方式民主的追求。

如果說習近平曾經顯現出某種右傾姿態的話,但他現在卻在用左傾方式執政,也就是說選擇保守。習近平曾激起希望,可能比前任稍有政治鬆動,但現在國家主席卻更從人民中國早年的辦法里尋找啟發  清除腐敗,黨內官員自我批評,強化警察機器,鉗制知識分子,對於那些希望政治現代化的人來說,習近平就是強硬的保守派。

« 世界報 » 最後警告指出,中國經濟改革建設會有更大的需求,市場經濟和向世界開放將促使國民了解信息,關注自身權利,會有更多的訴求。互聯網已經就是永久性的民主牆,千百萬網民不斷提出政治參與的問題。如果習近平只致力於經濟改革而沒有政治開放,那他將會有被逼到牆角的危險。

關於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費加羅 » 和 « 回聲報 » 同出一轍:中共領導人像以往的三中全會一樣,制定出未來十年大政方針的路線圖,« 費加羅 » 說,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要付諸於市場“決定性的作用”;中共又向市場經濟邁進一步,« 回聲報 » 說,北京許諾要將市場置於中國經濟遊戲的中心。

此外,今天法國各大全國性報紙頭版頭條主要圍繞諸如總統奧朗德的民意指數滑入低谷,一蹶不振,改組政府的呼聲越來越高等法國國內大事展開。法國各大報的國際主題聚焦菲律賓遭到颶風襲擊後的慘狀,以及國際社會伸出友誼之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