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香港高官:2017年沒普選 北京知港將管治維艱

香港政府第二把手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承認,現時的行政長官只由六百多名選舉委員會成員選出,有認受性危機,管治困難。北京的中央政府亦知道,若2017年的行政長官因政改方案談不攏而無法由普選產生,香港的管治將十分困難。

麥燕庭
廣告

香港回歸後的行政長官(或稱特首)一直由800至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選出,現屆特首梁振英2012年3月獲當中689人支持而當選,與當年同屬大中華地區的台灣總統馬英九以689萬票當選,剛好差一萬倍而被嘲為「689特首」,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接受有線電視專訪時同意記者所指,過去一年多的經驗顯示,由於特首隻由六百多名選委選出,有認受性危機,管治十分困難。

她指出,現屆政府已在多方面戮力為市民解決各類民生問題,但施政仍有很多挑戰和困難,而香港存在「太多利益團體,有太多既定立場,不易妥協」,故此港府已「越來越進入沒有一個容易的方案(的境況)」,即使覓地建屋亦要「trade off、妥協」,可見施政要有很強的認受性,而最強的認受性當然是一人一票選特首。若不能滿足市民在這方面的要求,她擔心往後的管治會出現更大困難。

當被問及會否向北京的中央政府反映若無普選,香港管治將十分困難時,林鄭月娥回應說:「我想中央是知道的,中央是知道的。」

林鄭月娥在訪問中不願回應具體的政改方案,但指明,要求全港市民有提名權並不符合基本法的法律框架,有人「叫價太高」,至於取得一定數量市民支持、再經由提名委員會提名參選的「間接公民提名」,林鄭月娥並未關上大門,只是說,大家應把方法「攤開來講」(意即打開天窗說亮話),不要光喊口號。

由於選舉方案涉及的法律需經立法會三分之二的議員通過,林鄭月娥表示,這三分之二的議員中,「一定有泛民議員」,故此,普選制度要獲得泛民議員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指其說法已回答了記者指方案不能排拒不同政見人士參選的問題。

對於林鄭月娥指現屆特首由六百多名選委選出而出現認受危機,導致管治困難,特首梁振英7日出席地區諮詢會後不予置評,稱因未有看過相關訪問。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