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文化

紅腔「聲」沉粵劇名伶紅線女猝逝

以開創「女腔」馳名中外的粵劇名伶紅線女,昨(8日)晚8時40分病逝廣州,享年88歲。據報,昵稱「女姐」的紅線女是因突發性心肌梗塞病逝。不少粵劇名伶對其病逝表示惋惜,羅家英稱許她是一代宗師,廣東粵劇院則讚揚「女姐」畢生致力振興粵劇,「其去世是廣東粵劇界乃至全國文藝界的一大損失。」

紅線女年輕時模樣。
紅線女年輕時模樣。 網絡DR
廣告

紅線女雖已屆88歲高齡,但精神不俗,上月28日更在廣州粵劇團60周年晚會上獻唱,豈料成為絕唱。據紅線女乾子吳雨引述指,「女姐」昨早還與親友喝茶,精神不錯,其後感不適,遂入院檢查並實時進行心臟手術,其後曾一度好轉,晚上又感不適,最終逝世。廣東粵劇院晚上11時於官方微博發布「深切懷念著名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訃聞。

現年88歲的紅線女,月底便滿89歲,她的朋友原擬為她慶祝生日,現已無法如願。

紅線女原名鄺健廉,1927年廣東出生,11歲起學戲,藝名小燕紅,其後改為紅線女,曾下嫁名伶馬師曾,育有兩子一女,其女紅虹亦為粵劇花旦。紅線女與馬師曾離婚後,與名作家華山結婚。她一生曾演出近百出粵劇和九十多部電影,著名劇目有《搜書院》、《昭君出塞》、《白燕迎春》、《荔枝頌》等。

紅線女勇於創新,融合京劇、崑劇、話劇、歌劇及西洋歌唱技巧而成特別唱腔,人稱「女腔」或「紅腔」,聞名省港澳和東南亞一帶。1955年,這位被時任總理周恩來稱為「南國紅豆」的名伶,應其邀請從香港返粵定居,在文革期間被批鬥,斥為「黑線女」,禁止演戲,又被剃「陰陽頭」,後更流放到雞棚餵雞,面對這段苦難人生,「女姐」卻從容面對,回顧時笑言,當時會一邊餵雞,一邊練唱歌,聲言不會放棄,「沒有人能整死我」。文革後,獲已故領導人毛澤東親書「活着,再活着,更活着,變成了勞動人民的紅線女」。她又曾出任省戲劇家協會主席和多屆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
紅線女造詣非凡,到中外各地演出均大受歡迎,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教授陳清橋形容,紅線女是打通上世紀香港及國內文化交流的第一代粵劇工作者,對推動港粵的粵劇發展有巨大而不可磨滅的貢獻。

紅線女獲獎無數,1957年在莫斯科獲東方古典歌曲比賽金質獎章、1985年獲美國亞洲協會和聯合國交響樂協會分別頒發「傑出藝人獎」和「太陽和平獎」、2001年獲頒文化部首屆的「造型和表演藝術創造研究成就獎」、美國紐約文化事務部頒發的「亞洲傑出藝人獎  粵劇終身成就獎」、2009年獲頒「中國戲劇終身成就獎」等,廣州市更為她興建紅線女藝術中心。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