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傳真

探索部分香港人的效忠矛盾

發表時間:

香港回歸北京過程中經歷的效忠矛盾,尤其一些香港人抗拒大陸的心態行為,彷彿成為了一種「禁忌話題」,平時很少有學者涉及。香港作家﹑牛津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林沛理,最近在亞洲週刊上撰文,談及了這個「禁忌話題」。他首先從日本電影《誰調換了我的父親》,提出一個充滿戲劇趣味的問題:當你發現悉心栽培的兒子竟是別人的孩子,而自己的親生子在陌生人的教養下如脫韁野馬,與自己心目中「好孩子」的理想相距甚遠,你會怎樣抉擇?是執著於血緣,還是選擇一直陪在身邊多年的「兒子」?最能夠引起觀眾共鳴、諒解和同情的,不是主人公父親,而是他的兩個六歲大的兒子。 

RFI/Chine
廣告

林沛理說,九七回歸前,當中國與英國就香港的前途爭議不斷,香港往往被視為夾在生父(中國)與養父(英國)之間、兩面不是人的兒子。這個比喻聽起來異常陳腐,卻有助我們理解今日香港人的行為心態,尤其是對大陸的抗拒。

「親娘不及養母親」,也許是中國人的傳統智慧,但是要一套建基於「骨肉分離」的領養政策得到順利執行,還是需要若干程度的理論解釋和學術體面。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兩大著作,分別是一九七三年發表,精神分析學始祖佛洛依德最小的女兒安娜與兩位學者合著的《從新的角度看什麼對孩子最有利》以及哈佛法律學院兒童權益保障計畫總監巴托萊特一九九九年出版的《棄兒》。

安娜與她的合著者在《從新的角度》創造了一個新詞,一下子就提升了養父母要求孩子「向其效忠的正當權利」。他們用足以跟「生父」和「生母」等量齊觀的「心父」和「心母」來取代那個冷冰冰、散發著「次貨」味道的慣用語「養父母」。

師承父親的安娜本身是精神治療師,對她來說,心理狀態是衡量一切的最終標準。她認為,如果將孩子與其「心父」和「心母」強行分開,孩子的「心理健全」將會大受打擊。

《從新的角度》為美國近六十年來的兒童福利法例制定概念框架。它的觀點簡單但強而有力,用香港人容易明白的說法是:兒童的心智未成熟到可以理解和實踐「兩面效忠」的程度。倘若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不知道「最愛是誰」的「效忠矛盾」,定會感到非常焦慮和不安,大大窒礙他們心智和人格的發展,出現很多心理和行為的問題。因此,當一個被疏忽或被虐待的孩子被「轉移」到寄養家庭,而他又與養父母建立親密關係,政府和法庭便應盡量避免「拆散」他們。

從以上這些分析角度,大可看出部分香港人對北京效忠矛盾的來龍去脈。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