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巴黎華人

新年薦文:“霧霾中的中國夢”

發表時間:

年關之際,一篇篇總結2013年中國發展變化的文章,一個個全年大事和傑出人物的評選排名相繼出籠。在辭舊迎新的時候,本節目主持人向各位推薦日前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頁上發表的署名王曉漁文章:“霧霾中的中國夢”。

廣告

為什麼推薦這篇文章?因為這是一篇以獨特視角,觀察回顧2013年全年中國民間和官方政治互動博弈的總結性文章。讀了這篇文章,就能較清晰地梳理2013年中國政治的發展走向。該文值得稱道的地方還有:作者把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提出“中國夢”後,人們對“中國夢”含義的困惑,和2013年全年中國各地空氣污染瀰漫的“霧霾”現象相聯繫。該文開頭引語即寫道:“歲末,一場霧霾席捲了半個中國,上海的PM2.5指數超過了驚人的700,室內的空氣洋溢着欣欣向榮的粉塵味道。但這在北方不足為奇,北京曾經超過900,哈爾濱曾經超過1000。在這麼一場前所未有的霧霾中,人們對“中國夢”的理解也開始具體而微了。”

中國人對習近平“中國夢”的理解,在一年的霧霾中,有哪些“具體而微”的理解呢?王曉漁文章從《南方周末》2013年新年獻辭文章“中國夢,憲政夢”的風波,到被劉雲山等高層一舉粉碎,“反憲政”派在春夏之交達到巔峰,一一細細講來。從精心設計的網絡嚴打,對薛蠻子、“立二拆四”、陳永洲的精準打擊,到年底人大常委會正式審議廢止勞教議案,但“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尋釁滋事”等指控卻迅速增加的現實,再到大半年高度緊張狀態後,年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至今尚不清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王曉漁比喻說:“在 一片紛繁的景象之後,人們陷入到霧霾之中,無法看清眼前的路,甚至無法看清十字路口的紅綠燈。”

王曉漁所謂的“看不清”,實際上是一種悲觀失望。“夢”,本身就不是清晰的政治理念,而是一種難以捉摸的朦朧的意向。“中國夢”更是如此,在失去社會整體目標和認同價值的中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夢,不同的社會力量都試圖用自己的政治理想來解釋這個“中國夢”。《南方周末》“中國夢,憲政夢”文章,表達了中國民眾對憲政的渴望,官方在2013年全年中所推行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壓制措施卻表明:《南方周末》所代表的“憲政夢”破滅了。

王曉漁馬上提醒人們注意到:曾經在年初發表 “中國夢,憲政夢”一文的《南方周末》,到了2013年底時,卻在該刊物的“2013中國夢踐行者”評選中,將拍攝電影“小時代”的時髦的爭議作家郭敬明選了出來。有關對郭敬明的評語是:生長於西南小城,發達於超級大都會,作為中國最普通的“民二代”,郭敬明把握了大時代中的小機遇,憑藉他的機敏、才具、勤奮,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小時代。他 是作家、出版人、導演、商人,他製造的文化產品,撫摸並撩撥了那些迷惘的青少年,成為他們的代言人。他備受爭議,又無可置疑地產生了巨大影響力,成為耀眼 並年輕的“富一代”。

從“憲政夢”到“小時代”,既體現出《南方周末》巨大的理想落差,也表達了部分中國媒體人在悲觀中的清醒和自嘲。王曉漁這篇文章結尾的最後一句話是:從“憲政夢”到“小時代”,經過一年的思索,《南方周末》終於明白了什麼是“中國夢”。

中國年輕學者王曉漁不愧是一個優秀的時政觀察家和評論家,他把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憲政夢”,和崇尚金錢時髦的“小時代”,用“霧霾”精巧地貫穿聯繫起來,為2013年的中國政治描畫出一幅逼真並稍帶嘲諷的素描。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