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政府打破僵局 給幾位面臨被驅逐的西方記者延續簽證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9日的消息,經過數月的僵持,中國政府9號終於給幾位面臨簽證到期,即將被驅逐的西方記者續簽了簽證,從而結束了這場持續數月的僵局。根據慣例,所有在華記者及其家屬獲得的簽證,每年12月都會到期,這是北京政府實施的一項特別限制。據幾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西方駐京記者說,到周四,《紐約時報》大部分記者均獲得了簽證。

路透社
廣告

彭博社的多名記者也同時獲得了簽證。《華盛頓郵報》在中國駐派了兩名記者,一名在去年12月獲得了簽證,另一名在周四也獲得了簽證。《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潘公凱(菲利普•潘)在努力了近兩年後,才獲得在華的記者證。然而,中國仍在繼續迫使至少一位《紐約時報》記者離開,據了解 ,先前效力於《時代》周刊的王霜舟(奧斯汀•拉姆齊),自加入《紐約時報》以來一直未獲得記者證和常駐中國的居留證。

網友何青青轉載的這篇報道說,當他的記者簽證去年12月底到期時,當局在最後關頭給他發放了臨時簽證,這使得他無法在中國境內進行報道。一旦臨時簽證到期,他將被迫離開中國,之前他曾對中國進行了6年多的報道。去年,記者儲百亮(克里斯•巴克利)在離開路透社轉而為《紐約時報》工作後,已被迫離開中國。

回顧事件的來龍去脈,新加坡《聯合早報》去年12月8日的報道說,美國《紐約時報》和彭博社的超過20名駐華記者,或將因為簽證不獲續簽,而被迫在年底離開中國大陸。儘管此前訪華的美國副總統拜登,曾就此向中國領導人提出警告,但當時卻並未獲得明確回應。隨後,《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美國著名政論媒體人托馬斯•弗里德曼又在12月15日,給中國領導人寫公開信,要求儘快給上述駐華記者延續簽證。

公開信稱,這些駐華記者的報道,尤其是涉及腐敗的報道,是在幫助中國做“心臟病發作前的警告”。12月17日,《環球時報》則發表社論,題為《決不把中國的議程設置權交給西媒》。文章提出,“西方多家主流媒體試圖從中國輿論最關注的領域打開突破口,製造高級別的轟動,直接設置中國的政治議程。如果它們成功,這些媒體將一步跨入中國輿論的最中心,獲得呼風喚雨的力量”。

但“信息安全是中國國家安全的核心新領域之一,中國願意同世界全面交流,卻不可能把本國輿論場的議程設置權交給西方主流媒體,由它們引導我們議論什麼,做什麼”。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