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泰國

中國因怕查貪停購泰國米 英祿李克強同受挫

中國國企北大荒決定取消向泰國購買120萬噸大米,數量占泰國大米出口總量的14%,原因是憂慮泰國反貪污委員會調查泰國出售大米了中國有否涉及貪污,沒信心交易能完成。中國此舉自然會對以英祿為首的泰國看守政府帶來重大打擊,但對提出購買大米以輸出高鐵技術的中國總理李克強,預料同樣會有影響。

廣告

泰國反對派一向指前總理他信的「大米計畫」以高於市價向農民收購大米,以爭取數以百萬計的農民選票,是變相賄選,用公帑支付的44.6億美元買米「賄款」,等於由市民「買單」。但由於米價上升導致出口量下降,再加上泰國政局不穩,政府未能向農民支付米價,導致農民抗議,一度封鎖部分主要道路,英祿政府原欲以中國購買大米的款項支付部分農民,中國一旦取消買米,英祿政府將面對更大財政及政治壓力。

反貪委員會早前決定起訴15人,指有關人士涉嫌在大米計畫中貪污,反貪會相信,在泰國售買大米予中國的交易過程中,有人員和公司作出虛假行為,包括涉嫌偽造虛假的大米出口數額。

泰國商務部長尼瓦探隆(Niwatthamrong Bunsongphaisan)4日公布,由於反貪污委員會正調查中泰兩國的大米協議,中國對此項交易缺乏信心,中國國企北大荒決定取消買米合約。但官方未有公布買米涉及的款項。

尼瓦探隆同時公布,將於下周以公開投標方式出售40萬噸從米農購入的大米,以支付款項予參與大米計畫的米農,部分米農已被拖欠款項數月。當局估計,出售大米可獲100億泰銖(摺合約2.2億歐元)。不過,業界估計,政府欠農民的款項約達1300億泰銖(約合29.3億歐元),賣米所得收益只是杯水車薪,加上銀行表明不貸款予涉嫌貪污的大米計畫,英祿政府可說陷入財困。

中國向泰國購米的合約於去年11月20日簽署,原訂12月起開始運送大米到中國,但由於英祿政府於12月解散,大米遲遲未能付運。

是項合約由中國總理李克強於去年10月中旬訪問泰國時敲定,李克強以首名外國元首身份在泰國國會演講時透露,中國在今後五年將從泰國進口100萬噸大米和更多橡膠,並呼籲議員支持中國的高鐵技術輸出。兩國政府其後更籤署鐵路等領域的合作諒解備忘錄。

當時泰國政府正努力向外推銷大米計畫囤積下來的大米,數量高達1500萬噸。英祿其後與李克強會晤後對記者表示,中國有興趣幫助泰國發展高鐵,泰國政府原則上願意就此展開合作,並期望以泰國的農產品來支付部分開銷。

有關協議是當時上任半年的李克強的「政績」,現時取消買米合約,高鐵技術輸出進度預料亦會拖慢,對李克強建立威望不無影響。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