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時事觀察

劉必榮教授看中菲緊張關係談亞太形勢

發表時間:

目前中國正與亞洲太平洋的一些國際起領海、領土主權爭議,摩擦此起彼伏。周三(5日),紐約時報報道,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於4日在馬尼拉接受媒體採訪時,將中國目前在主權爭議上的作為與二戰時的希特勒的納粹德國的表現相提並論。本台(法廣)就此問題請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予以點評分析。

廣告

劉必榮教授:目前中國大陸與菲律賓之間的關係出現一定程度的緊張,比較近的導火線是,菲律賓的總統阿基諾三世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的言論。阿基諾三世指出,中國目前在南亞的擴張或造成的威脅就如同當年(1938年)德國納粹對捷克斯拉夫的威脅是一樣的。當初,納粹德國要求捷克讓出蘇台德地區,而1938年慕尼黑協定就讓納粹遂了心願,佔領了捷克的這塊領土。所以,阿基諾三世就說,現在的中國就像當年的納粹一樣,它在南海正鯨吞蠶食其他國家的一些領土… 所以要提高警覺。

我們可以想像在阿基諾三世這個話一講出後,北京方面當然就跳起來說,他簡直有所示意、胡說八道。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歷史上,這些本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怎麼能說中國侵略別國領土呢?如果真的有領土上的爭議,對方不能以這種不負責任的表現,而是應以透過協商、討論及談判來解決爭端,怎麼能以這種方式來放炮呢?但阿基諾三世這麼說,其實是可以想見的,因從兩年前發生黃岩島事件開始,菲律賓與中國在領土爭執上其實一直呈現着一種緊繃狀態。

法廣: 您認為菲律賓為何現在敢向中國叫板呢?

劉必榮教授:這是有幾個原因的,有內政原因與外交原因。從內政原因來看,因為阿基諾三世在擔任總統期間,菲律賓的經濟有回升。他過去是參議員出身,母親擔任過總統。現在,菲律賓人可說把對他母親的懷念加在他身上。可是,菲律賓人原本並不認為阿基諾三世會是一個很不錯的總統,但現在菲律賓經濟起來了,打擊貪腐也見到成效,與南部的岷答那峨島的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也達成了和平協議。也就是說,阿基諾三世無論在內部的分裂主義及經濟的反貪腐上都能讓菲律賓開始有起色,國際的評等機構也把菲律賓的信用評級往上提升。所以,第一,阿基諾三世現在覺得“,我在內政上,現在比較有底氣了”,講話也就大聲一點;第二,他抓到美國要返回亞洲、要再平衡的這點,而美國要回到亞洲,就非常需要與菲律賓達成一個新的軍事協定,讓美國的船艦可以在菲律賓做補給,所以美國也需要菲律賓。當他最有底氣的時候,就覺得整個民族主義開始起來,就開始向中國叫板,向國際陳述:大家要注意這個中國的威脅。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從整個東南亞這邊,在整個亞洲,從東北亞一路下來,日本、越南、菲律賓三個國家,其實是中國大陸在這塊地方一直費心想如何處理好,如何解決爭端、衝突,但卻一直解決不了、衝突一直存在的地方。當然,這與這些國家的發展,以及美國在後面的領導有很密切的關係。

法廣: 那麼,目前的日本及菲律賓的領導人彼此關係相當不錯,這對於中日菲美的關係會有什麼影響呢?

劉必榮教授:日本與菲律賓之間有某種軍事合作,彼此開始加強軍事上的往來。但問題是,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就出現幾個問號,第一,中國從去年以來就開始檢討“為何從中國崛起後,周邊的幾個國家與中國的關係都不太好?”所以在去年2013年就可以看到,中國花了很多精神在做周邊國家的外交,如:越南,中國一直在拉攏它;菲律賓,中國總是希望能夠以對話化解爭議。而今年比較有意思的是,緬甸今年擔任東盟的主席國,中國與緬甸的關係一向很好。所以,中國就必須想到:由於東盟的關係,如果中國與東盟的某一個國家關係搞壞了,緬甸就會很為難。所以,中國會認為,最好是幫助緬甸,讓它這一任輪值主席做得好,以維持中緬的關係,方法就是修好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這也是中國原來的想法。

可問題是,當中國國家實力逐漸起來後,當遼寧艦或一些艦隊在海上巡航,中國可能沒有這個意思,但你的軍隊不斷在演習,就會讓很多其他周邊國家感到緊張,這就會讓許多彼此之間原本存在的問題開始發酵。所以,這也是大家都必須一起想辦法,要解決的問題;而不只是互相指責說,你是無的放矢!你有所示意!你胡說八道!中國當然有他自己的理由及立場,但它也必須要想到,為什麼別的國家會對它感到緊張。不能只因一句話,就指,阿基諾三世在挑釁,或說美國在背後推波助瀾,以為這樣就能解決問題。非也,而是大家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才能重建整個亞洲的和平與穩定。這需要外交的智慧,也需要耐性!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