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傳真

香港反對中國大陸遊客風波

發表時間:

香港最近出現反對大陸遊客來港的「驅蝗(蟲)行動」,示威者手拿港英旗幟,舉着寫有「支那人滾出香港」的標牌,朝大陸遊客擺出粗魯手勢並不斷謾罵,現場一度混亂。不少遊客驚慌逃離,亦有引發對罵,造成多次衝突和肢體碰撞,多間店鋪被迫緊急關門。

RFI/Chine
廣告

事件發生後,香港一些主流媒體只是強調這些示威者的訴求:大陸遊客過多,政府應該設限。這項被發起人稱為「創造了本土歷史」的行動由名為「反赤化、反殖民」的香港組織在「臉書(Facebook)」上提議,抗議大陸人搶佔香港資源,並要求政府減少大陸自由行旅客人數、全面取消「一簽多行」政策。行動發起人稱,這次行動只是開始,計畫在日後繼續發動「驅蝗行動」。

亞洲周刊報道,香港具有國際視野的法律學者則指出,這樣的示威活動顯然已經超出了示威與言論自由的範疇,牽涉「仇恨犯罪」,與普世價值背道而馳,且違反聯合國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而香港在一九九一年,就在這項保護人權的國際公約簽字。

該事件也引起多位港府高官的批評,包括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在內的四名官員先後表示譴責,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批評,行動是少數人的野蠻和不文明行為,與香港主流價值觀相反。

目前香港警方還沒有對這些毒罵大陸遊客的香港示威者採取檢控行動。但香港大學美國研究榮譽講師楊社祥表示,如果這些事件發生在歐洲和美國,這些示威者可能早就被檢控,因為他們觸犯了「仇恨犯罪」的法律。

另一方面,中國官方的《環球時報》反應頗為強烈,並帶有情緒發泄成分,連港區人大代表田北辰提出在下月舉行的人大政協兩會提案,調控內地旅客來港的增長量,也被批評為「好自私」。香港《明報》社論稱,內地旅客來港衍生的問題,是客觀存在,「驅蝗」本質就是極少數人的情緒反彈,他們的錯誤做法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但若內地官方媒體也以情緒發泄對抗,則內地旅客在港引發的矛盾不可能疏解。只有面對真實問題,透過理性討論,才可以找到恰當的對應辦法。

《明報》社論指,「驅蝗」遊行絕無代表性,與本港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遊行期間,個別人士指罵內地旅客、滋擾旅客以至做出不文明動作,絕大多數香港人都不以為然,主流輿論予以嚴正批評,他們的做法是否抵觸了法律,警方表示已開展調查。所以,事態顯示,香港主流社會與驅蝗行動畫清界線,因為港人知道「驅蝗」只是情緒發泄,不單無助於解決問題,反會加深矛盾,惡化問題。

田北辰提出設定自由行訪港旅客人數上限,維持每年增長3%至5%,這個建議是否可行,或許有值得討論之處,最重要是田北辰跳出情緒宣洩,務實地對應問題。不過,北京的《環球時報》社評除了點名批評田北辰「好自私」,一些話罔顧香港人感受,香港人讀來絕對不是滋味兒。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