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經濟

香港支出大於經濟增長若持續 最快7年現結構性赤字

香港現有儲備達7459億港元(下同,摺合約702億歐元),但財政司長曾俊華透露,港府開支近年大增,若開支增長超越收入及經濟增長的情況持續,香港可能於7至15年內出現結構性赤字,須動用儲備維持開支。為防止這最壞情況出現,港府會嚴控開支,期望把開支維持在不超越本地生產總值(GDP)20%的水平。在新的財政年度,一次性的優惠撥款已比今年大減四成。

Hongkon 香港 購物街
Hongkon 香港 購物街 DR 中文網絡照片
廣告

曾俊華26日在立法會發表由4月開始的2014/15年度財政預算案,他引述未公布的「長遠財政計畫工作小組」報告稱,香港未來二、三十年的名義本地生產總值趨勢增長預料會微降至平均每年4.4%,而實質本地生產總值趨勢年增長平均為2.8%,而政府收入趨勢年增長則為平均4.5%。以此推算並加上人口預測增長,若港府在教育、社會福利和醫療三個主要範疇的經常開支不變,即維持現有服務,政府開支會每年增加5.3%,在收入增長低於開支增長0.8個百分點的情況下,結構性赤字會在15年後出現;若在三大範疇每年增加開支1%至2%以提升服務水平,港府開支平均每年上升6%至7%,結構性赤字會在8至10年後出現;若三大範疇每年開支增加3%,港府開支平均每年會增加7.5%,結構性赤字會在7年後出現。

小組就此建議港府須嚴控公共開支以節源,將開支水平維持佔GDP 20%的水平,另外,須檢討政府服務收費和擴闊收入基礎來開源,港府消息人士稱,可能考慮已凍結收費19年的水費。

曾俊華提出的警告,被視為要限制行政長官梁振英大曬金錢來收買民心的舉措,因為梁在上月的施政報告中推出多項「惠民政策」,涉及金額達249.1億元,以致2014/15年度的公共開支增至4400億元,相等於19.8%的GDP,接近小組建議的20%上限,其後三年更會超出上限,最言達22.4%。

曾俊華27日出席電台論壇時強調,上述假設性推論並非危言聳聽,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必須提出警告,但亦會致力不讓這最壞情況出現。

面對挑戰,港府考慮設立「未來基金」,作為港府持續入不敷支的後備資源,其中一個可行方法是把目前土地基金累積的2197億元轉撥為「未來基金」。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已開始控制支出,把本年度的紓困措施大幅由去年的330億元減至200億元,減幅四成。與此同時,港府預計,下年度經濟向好,可錄得91億元盈餘,比本年度的120億元盈餘少四份之一。

香港經濟長望

展望2014年全年,財政司長預測,GDP會有3%至4%的增長,低於過去十年4.5%的平均增長率,但比過去兩年的2.9%和1.5%高。他解釋,今年GDP的增長,仍將受惠於中國內地較快的經濟增長。

通脹率方面,香港2013年為4.3%,預計今年為4.6%。另外,13年的失業率為3.3%,曾俊華預計,若外圍形勢沒有逆轉,失業率可望保持全民就業。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