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昆明3.01恐襲案

昆明恐襲案女嫌犯年僅16歲 被稱為中國版黑寡婦

在車臣和俄羅斯其他地區,被美歐媒體冠以“黑寡婦”名稱的女性恐怖分子可謂“聲名遠揚”,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搞自殺式炸彈襲擊的女性恐怖分子也不時出現。但引人關注的是,這次昆明恐怖襲擊案的成員中,居然也有年僅十六七歲的維族小姑娘,手持雙刀四處砍殺,堪稱中國版的黑寡婦。 

昆明加強治安巡邏
昆明加強治安巡邏 路透社照片
廣告

對此,《環球時報》今天(3月4日)引述香港《東方日報》的評論稱,這表明“疆獨”恐怖主義勢力的人員構成已呈多元化趨勢,女性恐怖分子的威脅性開始增大,她們利用女性的特點,單個或者集團作案,往往令人防不勝防。例如,去年10月28日,在北京發生的所謂“金水橋恐怖襲擊”事件中,就有兩名女性參與。今年1月24日,在阿克蘇地區新和縣發生的爆炸案件中,也有至少1名女性嫌犯參與其中。

那麼,中國境內女性暴恐分子與國外女性恐怖分子有什麼相同與區別呢?一位長期在新疆從事反恐鬥爭的執法官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無論是車臣‘黑寡婦’,還是塔利班的女性恐怖襲擊者,她們往往是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與動機,接受過系統的訓練,而目前國內出現的女性暴恐分子,她們往往是受家庭或者家族男性成員的影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對男性親人絕對服從,沒有自己的獨立思想,還沒有上升到政治的尺度”。

這位官員舉例說,在南疆某地曾經偵破過一個案件:過門才5天的新娘因受丈夫鼓動,就背着自製炸彈試圖製造襲擊事件。在他們成婚之前,雙方幾乎沒有真正地交流過:“只憑夫家的一句話,她就絕對服從地做了,就這麼簡單”。不過,針對上述幾起案例無一例外地均被官方稱為由“疆獨分裂” 勢力製造的恐怖事件,“@喀什”昨天提出不同意見。

今天的《羊城晚報》上作者何龍引述這位網友的倡議說,建議媒體在做標題時,應該慎用“疆獨分裂恐怖分子”“新疆暴恐分子”等的字眼,最好改為“東突分裂恐怖主義分子”,以保護在新疆天山南北正常生活的各族人民,因為新疆絕大多數人都與東突暴力恐怖勢力無關。其實,任何民族都有一些喪失人性的嗜血魔鬼,如果在這上面尋找恐怖襲擊的原因,正中了那些襲擊策畫者的圈套。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