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烏克蘭

法新社:北京在烏克蘭危機上外交尷尬顯示其尚在國際舞台摸索探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周五在評論西方國家可能制裁俄羅斯時稱,中國反對在國際關係中“某國要以制裁威脅某國”。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舉棋不定、王顧左右而言他的姿態再度受到國際媒體關注。法新社引述專家指出:這顯示中國在全球外交舞台上還在摸索,儘管這個國家在國際事務上越來越顯得雄心勃勃。

廣告

秦剛強調說,北京贊成烏克蘭危機通過政治手段解決,並認為這是擺脫複雜形勢的唯一出路。秦剛在回答記者要求中國對克里米亞最高議會決定作為俄羅斯聯邦主體併入 俄羅斯並舉行克里米亞地位的公投的立場時評論也作了相應的聲明。他呼籲烏克蘭各方在法律秩序框架下,通過對話和協商,和平解決相關問題,妥善維護全 體烏克蘭人民的利益。

就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法新社評論認為:烏克蘭危機以及克里米亞遭俄羅斯人控制對北京是一個兩難選擇。北京被夾在對莫斯科習慣性支持以及它一貫性的反對任何外國干預別國內政的困局中。中國近年積極尋求強化與俄羅斯在政治及經濟方面的合作,同時,中國始終堅持為其不幹涉他國內政原則辯護。北京這樣做當然也有另外的打算:警告外部不要對中國的異見人士以及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發言。

中國外交的模糊性在烏克蘭危機中更加凸顯。它一邊發聲明說必須尊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一邊又補充“烏克蘭現狀有其歷史原因”,“中國考慮到烏克蘭問題的複雜性”等等。

專家認為,烏克蘭問題對北京非常棘手。所以北京發布的聲明也很曖昧。外界都很難理解。但是北京這樣做會加重誤解的風險。周一中國外長與俄羅斯外長電話通話後,莫斯科對外稱,北京與莫斯科在烏克蘭問題上有共識。至於北京方面,對此次通話只是說兩國外長都同意烏克蘭問題需要一個適當的解決辦法。

現在看來,中國還不打算消除曖昧,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周四聲明說,烏克蘭問題的解決必須充分考慮到烏克蘭人民的合法權利。但他沒有具體講是什麼權利。

北大教授賈慶國分析這種現象指出:中國一方面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又是一個工業化了的國家;中國既貧窮又富有,既是一個普通的國家又是一個超級大國,各種利益很矛盾,所以在外交上常常不一致。

中國在國際事件上的支支吾吾與其要當全球大國的雄心形成明顯對照。布魯斯金國際問題專家李侃如說,歡迎中國進入現實世界。從今以後,中國在全球處處有利益,但中國還缺少一個整體的戰略。中國還不是一個能夠主動作為和採取具體行動的全球行動者。

面對全球性大危機,中國的立場漂浮不定,而中國外交部常常重複的一句話就是“呼籲各方克制”,“希望政治解決”等等。
但是,儘管中國仍有所保留,但中國已經無可選擇。中國廣闊的利益迫使其必須超出一般性的聲明。中國在國際安全上必須投入,付出,必須參與緊急計畫。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