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尋找遁詞

發表時間:

今天出版的法國大報幾乎都把重點放在對國內事務的關註上,從薩克齊與律師談話被竊聽,到不到兩周後舉行的市政選舉,再到法國青年管理人才紛紛出國尋求前途引起企業擔心等等,內容廣泛。國際新聞方面,烏克蘭克里米亞局勢仍然是重中之重,但已放入 內頁;對馬航班機神秘失蹤仍有多家媒體跟蹤報道,另外,日本福島核電事故三周年也有媒體提及。關於中國的消息,今天只是在涉及烏克蘭危機的時候才有一篇相關的報道。

廣告

“克里米亞進入關鍵的一周”,這是費加羅報國際版頭條的題目,該報說,為了減弱西方的批評,俄羅斯稱將會就烏克蘭危機提出新建議。但是,克里米亞卻在積極準備公投和加入盧布區。

該報同版有一篇指北京在烏克蘭危機上使用拖延術的報道。報道說,在各方迫使北京參與化解烏克蘭危機的形勢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仍然堅持謹慎行事。就像國際上每當發生重大危機的時候,中國的外交總是小心翼翼,與中國在世界的位置相比,這樣做幾近萎縮。尋找遁詞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常表現得很矛盾。

該報指出,習近平已經向奧巴馬錶明,所有與烏克蘭危機相關的國家都應剋制避免緊張升級。“應該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解決危機”。習近平和默克爾通話時使用的是同樣的語言:烏克蘭的形勢“非常敏感”,應該予以謹慎評估等等。至於俄羅斯,當然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盟友的支持。但是在俄中外長通話後,北京僅限於說了句“採取適當的辦法”化解危機。
費加羅報寫道:作為中共的機關報人民日報,上周還抨擊西方國家在與俄羅斯爭奪對烏克蘭的影響力時還保留着“冷戰思維”。但是,中國官方卻在一貫支持盟國俄羅斯與一貫反對第三國干預他國事務的立場上落入陷阱。因此,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所表達的立場複雜而晦澀。

該報認為,中國不遺餘力地為不幹預他國內政的原則辯護,很明顯,中國也以此希望讓外界那些支持中國異議人士和關注少數民族問題的人打退堂鼓。中共把蘇聯的瓦解導致蘇共的崩潰經常作為一個不可以再出現的壞榜樣。

北京在國際舞台上的反覆摸索與其要在全球增加影響力的雄心恰成對照。在保證原材料安全的推動下,中國在中東、非洲和拉美迅速擴展,甚至擴展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

同樣是關注烏克蘭危機,費加羅報今天還有一篇對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戰略專家布熱津斯基的專訪。布熱津斯基表示,“普京拿走克里米亞,將會永遠失去烏克蘭”。如果普京把手伸向其它俄裔地區,布熱津斯基不排除會爆發戰爭。他認為烏克蘭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國家,把烏克蘭存在着俄語區和烏克蘭區作為借口簡單可笑。比利時有法語區和弗拉芒語區,但自視比利時人,瑞士人講法語、德語和意大利語,但仍然同屬於一個叫瑞士的國家。

世界報國際版今天的頭條題為“莫斯科強化對克里米亞的控制”,報道說,普京還在承諾用外交途徑解決克里米亞危機,俄羅斯軍隊已經控制了烏克蘭在當地的軍事基地。

法國費加羅報,解放報,回聲報都在頭版重要位置繼續報道前總統薩克齊與其律師的談話被法官安排竊聽事件。法國律師界因此發起簽名,譴責法官援引“例外理由”監聽律師與顧客談話破壞了守護職業秘密原則,超越了司法底線,要求作為憲法保證人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出面。左翼傾向的解放報則在頭版頭條位置以“律師們的錯誤訴訟”開局,該報提要大致說,律師們在竊聽案上呼喚主持公正,但司法部長反駁律師協會說,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右翼傾向的費加羅報則以“薩克齊被竊聽,奧朗德是否早就知道”?來開局,在內頁的多篇報道和頭版相關社評中,對執政者是否涉嫌這一被該報稱之為“竊聽醜聞”的事件,干預了司法獨立提出質疑。經濟類大報回聲報則發表題為“誇張的司法”的社評。社評指出,在法國,不管每個公民的個人身份如何,都應該能夠自由地與自己的律師談話,無須擔心這一談話會被警察拿去作為打擊你的手段,這應是一個基本的權利。

法國世界報頭版頭條登出一篇有關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離開法國引起企業擔心的調查報告,根據巴黎工商聯合會的統計,法國青年管理人才流向海外尋求前途的越來越多。這份報告指出,新一代法國年輕人行為方式發生了一個很大的改變,他們向外流動的節奏明顯加快,而失業和經濟萎靡不振推動他們離開法國。從2012到2014僅僅兩年時間,有文憑的法國年輕人到外國尋求前途的從13℅增加到27℅。而且,這些在國外工作的年輕人並不急於返回法國,其中38℅打算在外國居住到10年以上。法國企業對此現象感到擔憂。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