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港人港地推出一年多便暫停 政策延續性成疑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上任後推出「港人港地」政策,以平抑來自包括中國內地的境外人士來港買樓而造成的熾熱樓市,但推出一年多,期間只推出兩幅土地,連立法工作亦未完成,便須暫時擱置,令人對其政策是否深思熟慮及延續性存疑。

香港銅鑼灣購物區反大陸旅遊客的示威者揮動中國國旗2014年3月16日
香港銅鑼灣購物區反大陸旅遊客的示威者揮動中國國旗2014年3月16日 Reuters/路透社
廣告

與梁振英聲稱「樓市有平穩甚至回落跡象」而暫緩「港人港地」政策的同一日,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公布在三月底進行的梁振英最新民望調查,顯示其支持度評分較兩星期前的低位再跌0.9分,只有46.6分,當中,給予梁振英「0分」的比率由9.1%升至11.5%,而給「100分」滿分的,則由3.4%減至2.5%。而針對梁振英陣營指責民調不公布其他數據以製造梁振英低民望的指控,港大一併公布梁民望的平均分、中位數及支持率與反對率相減造成的民望凈值,結果發現,實際數據與三月初的民調有輕微下降,但變化低於誤差,即不具實質意義,兩者結果相若。

梁振英在競選時表明,會推出「港人港地」政策,2012年7月上任後大半年,便推出兩幅九龍中新發展土地拍賣,指明發展商在投得有關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只准售予香港居民,並設有其他限制。其後,兩幅土地由內地資金的中國海外以45.4億港元(下同)投得,平均呎價約五千元,業界估計,若把建築成本計算在內,建成後的樓面呎價可能要一萬元,與非港人港地的呎價相若,根本不能平抑樓價。

政府在其後的賣地計畫沒有再加入「港人港地」條款,業界已估計政策名存實亡,昨(1日)天經傳媒披露,指港府內部認為兩幅「港人港地」的中標價與其他地皮相若,預期日後出售時未能如想象般較為便宜,加上壓抑樓市需求的新措施已經見效,檢討後認為沒有必要再推「港人港地」。

梁振英昨日出席會議前主動回應有關報道,聲稱由於政府多管齊下,「樓市有平穩甚至回落跡象」,而「港人港地」政策是試驗性質的先導計畫,只在樓市熾熱時才用,現時境外買家已跌至一個很低的數量,日後若有需要,可在短時間內再行推出。
據了解,港府過往亦曾研究港人港地,但以有關政策欠缺彈性,未必能平抑樓價為由而放棄,並向梁班子解釋,但不獲接納,結果政策推出一年多便須擱置。論政團體「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指港府態度兒戲,日後更需費神和資源處理該兩幅特別土地。

不過,曾任梁振英競選辦公室副主任的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前成員劉炳章2日出席電台節目時,為梁振英「靜悄悄」暫緩「港人港地」政策辯護。他說,政府因應市況調整政策是負責任的表現,因為政府現時推出的土地均以供應中小型單位為主,發展商未必會選擇有規限條款的港人港地,如若硬推,可能引致流標或流拍,市場反彈更大。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