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俄羅斯外長在烏克蘭危機焦灼時訪華

發表時間: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今天到訪北京,拉夫羅夫此行的主要目的除了為普京下個月訪問北京做好準備之外,還在於尋求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支持。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的確,自從俄羅斯在重兵壓境的前提下吞併克里米亞之後,歐盟與美國在對俄羅斯不斷提高聲調的同時加強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美國明確譴責俄羅斯煽動烏克蘭境內的分裂勢力,昨天周一,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三月二十八日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的首次電話會談,奧巴馬警告烏克蘭局勢不應該進一步升級,呼籲俄羅斯幫助說服烏克蘭境內的武裝分子放下武器。美國華爾街日報就美俄首腦的電話會談評論說,奧巴馬與普京的通話與其說是為解決危機而進行的一次突破性的對話,還不如說是持不同意見的雙方之間的一次角力。同樣,歐盟也對俄羅斯提高了聲調,歐盟外長日前一致決定擴大對俄羅斯官員的制裁名單,據透露,目前這個凍結資產以及禁止旅行的制裁名單上已經有33名俄羅斯政府官員以及俄羅斯議會議員。另外,本周四烏克蘭、俄羅斯、歐盟和美國四方的外長將在日內瓦舉行會晤,就烏克蘭局勢展開商榷。

面對來自西方的重重壓力,俄羅斯近期不斷向東方靠近,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彰顯。

昨天周一聯合國安理會就是在俄羅斯的要求下,在中國的支持下才召開了烏克蘭問題緊急會議。另外,上個月的十五日,聯合國安理會十五個理事國成員應美國的要求對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公投無效決議案投票表決時,中國投了棄權票,間接地支持了俄羅斯。

與此同時,莫斯科與北京延續了將近十年的有關天然氣貿易協議的談判近日不斷加速,俄羅斯方面甚至聲稱此協議有可能於下個月普京訪問北京時簽署。俄中在能源領域的合作近日取得重大的進展。法新社報道說,三月二十二日,莫斯科與北京簽署一個二十五年增加石油供應的石油貿易協議。俄羅斯副總理阿爾卡季•德沃爾科維奇周一透露說,俄羅斯對中國的電力和煤炭供應可能將增加兩至三倍。他還就外界特別關注的俄中有關天然氣貿易談判介紹說,談判已經進入尾聲,雙方都有意在下個月敲定合同。不過,中國官方對此並沒有做出回應。

我們知道,中俄有關天然氣合約的談判已歷時十多年。雙方由於在天然氣價格問題上未能達成一致而一再被擱置。去年三月,雙方終於簽署了對中國東線管道天然氣供應項目備忘錄,預計俄羅斯將從2018年開始每年對中國提供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在特殊情況下,還可以增加至600億立方米。

這將是俄羅斯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Gazprom)首次進入中國市場,而打入中國市場可以大幅度地減低俄羅斯對歐洲市場的依賴。目前俄羅斯向歐洲提供歐洲天然氣消費的三分之一。其中一半的天然氣經由烏克蘭運往歐洲。烏克蘭危機導致歐洲多個國家開始尋求俄羅斯以外的天然氣供應來源。莫斯科的天然氣因此必須找到新的出口市場。

據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此番願意降低價格以確保與中方簽署合約,俄方的報價為每單位天然氣售價10-11美元,不過,中方依然要求俄羅斯與土庫曼斯坦供應的天然氣價格持平,即每單位9美元。另外,俄方還要求中方首先向其支付數十 億美元的預付款。中俄下個月是否能夠最終敲定天然氣供應協議,還在於雙方是否能夠就以上兩個問題達成一致。

不過,無論雙方最終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籤署協議,觀察家一致認為該協議凸顯烏克蘭衝突,使北京漁翁得利。

烏克蘭發生騷亂以及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俄羅斯始終希望在國際舞台獲得中國的支持或默認。而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也認為必須拉攏中國才能夠牽制俄羅斯,因此也同樣不斷向中國發出呼籲要求其加入制裁行列。這在使北京的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焦點的同時,也使其左右為難。因為北京在西藏以及新疆等問題上同烏克蘭一樣面臨著分裂困境。

如何在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分裂活動保持距離的同時,又利用莫斯科的孤立處境同其討價還價?北京外交在今天拉夫羅夫訪華尤其是下個月普京訪華時的表演將格外引人關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