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奧巴馬訪日前夕,中日緊張加劇

發表時間:

中日關係下降到1972年兩國關係正常化以來的最低點,就在美國總統奧巴馬本周三(4月23日)抵達東京訪問前夜,中國既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向美國總統奧巴馬發出明晰的警告信息,歷史問題仍然是中國與日本之間重要的分歧。就此,法國世界報東京記者的署名文章聚焦奧巴馬到訪亞洲前夕,日中關係緊張加劇。

廣告

 

世界報常駐東京記者彭斯的文章指出,中國通過法律手段扣押日本三井公司一艘商船,作為強制執行上海一家法庭判決日本三井公司執行對中國一家船舶租賃公司在二戰前就發生的一起糾紛賠償判決的手段。在日本看來,中國的決定不僅意味着推翻兩國曾經達成的不再追索二戰賠償損失的共識,同時也引發多達兩萬多家在華日本企業擔憂。


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對中國的投資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達一半,而中國政府用這是純粹的商業糾紛來反駁日本的批評。日本擔心隨着日本商船被扣事件,中國政府在對待中國民間向日本索賠的政策從禁止變為允許,並允許付諸執行。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官方就已經允許多家法庭就向日本索賠二戰期間的不同損失賠償訴訟開庭審理。而在此之前,中國政府歷來都禁止此類申訴進入庭審狀態。


自從201212月安倍晉三當選首相以來,世界報繼續寫道,北京與東京的關係降至42年以來最低點。日本首相最近再次向供奉有二戰日本戰犯的靈牌的靖國神社獻奉祀品而使與中國關係更加蒙上陰影。在奧巴馬即將抵達日本開始對亞洲多國巡迴訪問之際,中國以扣押日本商船以及開啟多項法律追索賠償案,向安倍晉三以及奧巴馬發出警告,歷史問題仍然是北京與東京之間的分歧。世界報說,奧巴馬抵達東京的緊張微妙壓力下,也顯示華盛頓勸告安倍晉三避免引發這樣的分歧爭論未果。


回聲報刊登其紐約和東京記者聯署的文章圍繞奧巴馬希望在亞洲安撫其盟友展開。奧巴馬此次亞洲四國行是奧巴馬作為美國總統的第五次訪問亞洲,此行的目的是使盟國放心美國把亞洲作為優先的重點的立場,因此,奧巴馬講話的字字句句對於與中國有領土爭端的憂心忡忡的國家都將舉足輕重。


此外,奧巴馬造訪東京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要強制安倍晉三,來打破跨太平洋自由貿易條約談判的僵局,這一龐大的跨太平洋自由貿易條約囊括十二個亞太地區的國家,但由於日本當局的消極態度而使有關談判擱淺。
法國解放報在銀幕與媒體欄刊出該報常駐北京記者格蘭日羅就中央電視台上周播出中國網絡大V薛蠻子懺悔道歉,爾後獲得因病取保候審的待遇指出,北京在“殺雞給猴看”。中國主席習近平去年七月就要求黨內的審查官們建立一支強大的網絡審查隊伍,嚴厲鎮壓那些試圖傳播西方普世價值的網民。但當解放報記者問及大V(薛必群)的律師其客戶所獲得的取保候審的代價是否與電視上懺悔有關,大V的律師並不希望就此表態。


中國廣東東莞的裕園鞋廠數萬工人的罷工到星期二已經進入第九天,工人罷工雖然由廠方支付社會保險不夠而引發不滿,但是資方對支付社會保險的消極也顯示,各廠家對當地越來越昂貴的生產成本而擔心退卻,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沿海地區大幅度增加最低工資已造成紡織業和玩具製造業紛紛搬離中國,到其他生產成本更低的地方辦廠。但這一搬遷更加使得中國南方尤其是加工業發達的廣東地區的工人對前景擔憂,要求資方必須按所得支付社會保險的決心就更為堅定。


世界報常駐上海記者哈羅德在文章中評論說,東莞鞋廠的罷工已經有擴大的趨勢,遠在江西的另一家同業工廠的工人也開始醞釀工潮。儘管有勞資對話以及官方工會的介入,但工人對資方以及官方工會都沒有信任。東莞工人與資方的分歧,不僅有申報社會保險的工資基礎認定上的分歧,而且罷工工人堅持必須補齊過往遺缺漏繳的社會保險分攤金。資方卻認為罷工工人要求增加社會保險金額以及補齊款額給廠方造成沉重的壓力。


中國官方謹慎干預東莞鞋廠罷工,而工人擔心遭到眾多守衛在廠房的警察毆打,只好安靜地去廠區刷卡報到,然後就回宿舍休息。廠方極力撇清與警方的干預有關,說與警方沒有任何干係。某些罷工工人因用手機拍照被警方抓捕拘留,警方刪除照片,要求工人保證不再參加反對資方示威才釋放他們。


世界報文章最後指出,官方的立場微妙,既想留住外資與廠家,也希望創造條件能夠吸引更多的工人來當地打工。


此外,今天法國全國性報紙頭版頭條主要圍繞法國經濟政策展開,強調瓦爾斯政府在經濟緊縮與社會正義之間迴旋餘地不多,人道報呼籲左派別再躊躇不決;費加羅說瓦爾斯受到當政的左派社會黨的鉗制;解放報強調瓦爾斯在經濟嚴謹政策問題上邁出的小步還要向社會黨議員作出微弱的讓步,但仍不可能平息某些議員的不滿;十字架報解釋如何實現政府緊縮政策措施,將公共赤字限制在百分之三以下的戰略,並介紹部分左派和右派的相關建議。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