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奧巴馬在亞洲運籌以應對中國

發表時間:

今天的法國« 解放報 »和« 費加羅報 »都高度關注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亞洲之行,並發表了圖文並茂的報道文章。« 解放報 »文章的標題是:“奧巴馬在亞洲運籌以應對中國”。文章說,面對中國的叫囂,美國的盟國們需要確信華盛頓真正有決心保護它們。這就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亞洲之行的意義所在。奧巴馬在動身前往日本之前在接受《讀賣新聞》專訪中表示,尖閣列島(即中國稱釣魚島)是由日本管理,因此屬於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的範圍之內。美國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這一現狀的企圖。

廣告

« 解放報 »指出,自2012年以來,中國軍隊每天都向釣魚島區域派遣軍艦和飛機,而日本方面為了應對這種局面也不停地派出巡邏艇前往該海域,而且還經常讓戰機緊急升空,僅去年戰機緊急升空就達415次。北京對奧巴馬的講話也迅速做出反應。中國重申它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和意志。« 解放報 »引述« 環球時報 »的一片社論說,中國的崛起使亞太地區出現了一個新的戰略秩序,誰也無法阻擋這種力量再平衡。美國既不足以強大也不會堅定阻擋中國的崛起。

« 解放報 »分析說,真正的問題是中國是否會最終在該地區從軍事上超過美國。中國的軍費開支位居全球第二,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好”也下水服役。除了與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文萊有島嶼之爭外,中國還宣布對南海90%的海域、包括最遠離中國以南2000公里的海域擁有主權。美國助理國務卿羅素稱這種畫界法不符合國際法。為了應對中國的這些領土野心,奧巴馬2011底宣布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力量,美國把它的中東地區的部分軍力轉移到亞洲。北京視此為圍堵中國的企圖。作為回應中國國防部去年11月宣布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但目前美國等許多國家對此置之不理。

« 解放報 »指出,美中相互經濟依賴密切,兩國在亞洲的對抗曾經長期被擱置。但習近平上任後,雙方的爭執加劇。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對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說,中國有能力在很短的時間內集結一支幹預部隊並贏得勝利。常萬全稱,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中國不會做任何妥協讓步。中國2012年曾佔領了菲律賓的一個島礁,今年二月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曾把中國的行為與希特勒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相比。« 解放報 »分析說,此次奧巴馬訪問菲律賓,他可能與菲律賓方面簽署美國派遣軍進駐兩個當地軍事基地的協定,但他不會像在日本那樣承諾協助菲律賓軍隊共同對抗中國奪取有關島嶼。

為應對北京奧巴馬安撫其盟國日本

今天的法國« 費加羅報 »也以“面對北京奧巴馬安撫其盟國日本”為題發表文章說,奧巴馬訪日,主要有兩大看點,一是尖閣列島及釣魚島問題,二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問題。就第一個問題,奧巴馬稱《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於釣魚島的防衛。根據《美日安保條約》,日本施政下的領土地都屬於《美日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 這是奧巴馬首次如此明確的表達他對該問題的立場。不過奧巴馬迴避了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問題,而強調只是涉及現狀。他說《美日安保條約》在他出生之前就已存在,所以並不是他在設立紅線。然而就“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問題,« 費加羅報 »指出,奧巴馬與安倍兩人並未達成一致。在參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的12個國家中,美日兩國經濟就佔了75%,奧巴馬坦承日本的一些傳統上對外關閉的領域如農業、汽車等應該做出大膽的開放。安倍則對奧巴馬的直率而感到尷尬。

« 費加羅報 »還以“中國陰影籠罩着奧巴馬的亞洲之行”為題寫到,為了讓其亞洲盟國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感到放心,奧巴馬此次來亞洲不去中國,但中國的陰影卻揮之不去,一直伴隨着奧巴馬行程的每一站。奧巴馬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則表示,《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它不應針對第三方,也不應損害中國的領土主權。中國反對《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另外« 費加羅報 »還指出,日本與韓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削弱了華盛頓的戰略部署。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