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人權

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審議中國國家報告

聯合國經社文權利委員會本周四在日內瓦審議中國政府在保障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所規定的一系列權利方面的情況。這是聯合國對中國履行該公約情況的第二次審議。包括中國人權以及人權捍衛者等多個組織呼籲聯合國專家向中國政府施壓。

路透社
廣告

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專家組是在聯合國經社文權利委員會框架內特設的一個專門小組,它的主要功能是審議簽署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成員國對該公約的履行情況,這個由18名獨立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從4月28日起一直到5月23日期間每天對各國遞交的報告進行審議,今天本周四將輪到中國。這是該委員會第二次審議中國的履行狀況。中國於2001年批准了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該公約的主要內容涉及反歧視、就業、生活條件、健康、教育、環境以及其它許多民生問題相關的權利。

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的審議過程並不對外公開,審議委員會除了審議中國政府遞交的國家報告之外,還收到來自多個非政府組織的報告。從聯合國高級人權專員辦公室的網站上可以看到,http://tbinternet.ohchr.org/_layouts/treatybodyexternal/SessionDetails1.aspx?SessionID=820&Lang=en

數十個國際人權組織以及公民社會組織向聯合國遞交了報告,他們中包括大赦國際,國際人權聯盟,中國人權,以及香港律師協會,世界維吾爾大會,以及愛知行等組織。

美國的維權機構“中國人權”5月5日發表聲明,敦促請委員會把此次審議的重點放在中國的腐敗問題上,指出腐敗問題是中國履行公約中遇 到的主要挑戰。

中國人權認為,“腐敗”將是審議中可能提出的最敏感的問題之一。理事會在審議前給中國的“問題清單“上,要求中國提供有關腐敗的信息,並說明已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中國人權的聲明還指出,中國當局對新公民運動的鎮壓,損害了其遏制腐敗的努力。2013年4月開始,當局對推動官員財產公示、以提高政府透明度、和打擊腐敗的新公民運動的成員進行打壓,而腐敗恰恰是習近平主席發誓要打擊的行為。

中國人權高級項目幹事凱西-奧康納,前不久在聯合國經社文權利委員會審議中國前曾表示, 早在2005年,中國國家審計署就透露,發現在前10年期間中國有1700 億美元的資金被挪用和浪費。這種普遍的、大規模的腐敗,大大減少了公民獲得教育、醫療以及就業的機會,同時也損害產品質量安全、施工保障,侵犯公民享有土地和住房的權利。

另外,保護人權捍衛者組織人權捍衛者則在推特上發表呼籲要求中國政府保護所有少數民族的文化權利,確保文化和宗教表達自由,包括用少數民族語言在學校教學,並確保少數族裔就業平等。保障所有少數民族包括藏族和維吾爾族自由決定他們的政治地位,並自由謀求他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呼籲聯合國應促進自決權的實現,並要求中國政府尊重這種權利。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文): http://www.ohchr.org/CH/Issues/Documents/core_instruments/ICESCR.pdf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英文):http://www.ohchr.org/EN/ProfessionalInterest/Pages/CESCR.aspx
關於公約在中國執行情況的民間團體(包括國際團體)意見(主要英文) http://tbinternet.ohchr.org/_layouts/treatybodyexternal/SessionDetails1.aspx?SessionID=820&Lang=en(人權資訊簡報)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