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丁樹範:南海危機可能深化中越之間心理芥蒂

發表時間:

自5月中旬以來,中越兩國圍繞南海島嶼主權爭議在越南國內引發此起彼伏的反華抗議遊行。雖然中國大陸才是這些抗議活動的矛頭所指,但數百家台商在越南的工廠也誤成反華遊行的襲擊目標,遭受嚴重損失。在主權爭議的政府間較量之外,這場衝突也凸現出台灣的尷尬處境,以及北京方面所謂“一個中國”政策的盲點。當台灣和大陸華人在越南成為襲擊目標之際,台北和北京政府之間是否有協調行動的嘗試?面對由來已久的南海島嶼主權爭議,台灣是否有可能在北京與河內之間扮演中間人的角色加以斡旋?我們就此電話採訪了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丁樹範教授。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在越華人受襲,但兩岸撤僑行動無協調

法廣:在大陸與越南圍繞海島主權爭議的衝突中,台灣是否處境相對尷尬?

丁樹範:台灣在1947,也就是二次大戰結束以後,中華民國曾經派出軍艦到南海一些島嶼設立邊界界碑,所以,中華民國政府強調這些是U型線的歷史水域。1949年以後,因為撤退到台灣,國力相對薄弱,沒有力量去經營這些所謂傳統歷史水域的問題。同時加上台灣在外交上對美國的高度依賴,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台灣處境的確有點尷尬。

法廣:台灣在越南的不少工廠和人員也成為襲擊的目標,他們被誤當作大陸人而遭到襲擊。台灣民眾對此如何反映?

丁樹範:台灣民眾對政府有蠻高的期待和批評,認為政府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因為,據說在越南發生暴動以前,日本和中國就已經開始撤僑了。所以,部分民眾批評政府,認為政府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等等。至於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有一種聲音認為,越南這樣做只會逼得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更加密切。

法廣:在這場衝突中,中國大陸在撤僑的時候,以及在面對當地華人僑民的時候,是否有同台灣方面協調、協商的跡象?

丁樹範:我想,顯然沒有,因為,對中國來說,外交部門機構很大。固然他們曾說要改善兩岸關係,但是外交人員對於怎麼樣順應和台灣的關係,並沒有接到特別的指示,具體如何做,他們也沒有充分的經驗,所以,他們(大陸)基本上是在撤離自己的僑民,並沒有事先告訴台灣這邊:可能會發生潛在的暴動,台灣要早做準備。

法廣:就是說在撤僑的時候,(大陸)並沒有想到撤離華人,而不光是大陸人?

丁樹範:是這樣,並沒有。

台灣難以在北京與河內間扮演中間人

法廣:在您看來,台灣在這場衝突中,是否能起到中間的協調作用?馬英九政府是否有這方面的嘗試?

丁樹範:(台灣)官方一開始的反應可能慢了些。但後來很快加快了腳步,做得還不錯。同時也對越南政府提出很多抗議和要求,要求越南政府盡到切實起到保護台商的責任,等等。台商也通過台灣的民意代表 立法委員向政府提出很多建議,施加壓力,當地的台商協會的確也起了一些作用。

法廣:台灣是否有可能在北京與河內之間的緊張關係中扮演一個中間的、潤滑劑的作用?

丁樹範:坦白來講,不太能夠,因為北京現在有一種新的想法。過去在鄧小平時代到胡錦濤時代(實行)韜光養晦的策略,就是盡量避免有摩擦,有糾紛。可是,目前隨着中國國力的崛起以及習近平個人的一些特質,(中國)對自己的核心利益絕對不能放,可是,也必須和周邊國家盡量保持和緩的關係,所以,從中國方面來說,基本上是一方面對越南施壓,一方面和越南保持和緩的關係,認為這是可以平行並進的,可是從台灣來說,台灣就基本上沒有辦法在南海島礁主權訴求問題上與大陸合作,台灣基本上不能扮演起北京和越南中間的潤滑劑的角色。

台商工廠的大陸籍幹部對工人極端嚴格

法廣:越南和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突然緊張到如此程度,您認為其中原因是什麼?當然,海島主權爭議由來已久,這些年也不斷發生一些小危機,但這次爆發到如此嚴重,您覺得其中原因是什麼?

丁樹範:我想,其實任何一個社會類似的爆發或衝突的發生都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據我有限的了解來講,第一,最近兩、三年,越南通貨膨脹率非常高,將近20%,這就使得越南的貧富差距加大;第二,越南工人得到的待遇還是很差;第三,很多台商的工廠從中國大陸搬到越南的時候,他們聘了很多中國大陸的幹部到越南去工作。這些(大陸)幹部基本上沿用了過去在中國大陸時的採用的軍事化管理,對工人可以說是極端嚴格。所以,這些都是一些造成緊張關係的潛在因素。而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把探油船從黃岩島附近拖到越南認為有(主權)或者說中越有主權爭議的這些島礁上,就激發了衝突,但其實真正的原因還是越南內部通貨膨脹、越南工人待遇很低、貧富懸殊日益嚴重等問題,歷史的老問題就像導火線一樣觸發了這次整個社會衝突。

越南對中越關係歷史的解讀與中國不同

法廣:從大陸方面來說,把石油勘探平台移到有爭議的海域這個舉動本身是否也不夠謹慎呢?

丁樹範:從中國的角度來說,那裡還是在九段線範圍之內,那當然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可問題是中國方面這次的做法可能也在某種程度上有些欠考慮。我的意思是,從歷史角度講,中國對越南一向採取和平的方式,可是,越南對中越歷史的解讀和中國完全不一樣,越南認為中國在歷史上一直侵略越南。這些歷史的因素,加上中國探油船的問題、特別是事件爆發前兩天東協(東南亞國家聯盟)在緬甸召開了高峰會議,等,所以,我的感覺是,我覺得中國官方可能低估了這次整個事件。

現在,越南在南中國海各方面的軍事準備也在逐步增高。所以,我感覺,將來,這種緊張的局面可能不太能夠往下降溫,而是慢慢升高,但是,這並不代表說他們會立刻發生軍事衝突,只是說,經過這次事件後,彼此間心理上的芥蒂可能會越來越深,中國處理與周邊國家關係面臨的挑戰也會越來越難。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