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北京試圖推動亞信成為亞洲安全新平台

發表時間: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簡稱亞信峰會)今天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 這是亞信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峰會。有4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或代表參加了此次的峰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親自來上海參加該峰會。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建議推動亞信成為覆蓋全亞洲的安全對話合作平台,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建立地區安全合作新架構。習近平表示,可以考慮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適當增加亞信外長會乃至峰會頻率,以加強對亞信的政治引領,規畫好亞信發展藍圖。習近平今天在亞信上海峰會開幕演講時,提出了“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的亞洲新安全觀。習近平在演講中一連三次以“歸根結底”強化語氣,闡述他的主張。他表示:“亞洲的事情,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辦;亞洲的問題,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處理;亞洲的安全,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維護。”他說,亞洲人民有能力、有智慧通過加強合作,來實現亞洲和平穩定。習近平表示,形勢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時代。習近平並一一闡述了“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的“亞洲安全觀”的內容。 他說,“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安全;安全,應該是平等的、包容的;綜合,就是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合作,就是要通過對話合作,促進各國和本地區安全;可持續,就是要安全和發展並重,以實現持久安全。”

日本共同社指出,習近平在亞信峰會的講話中談道“亞洲的安全,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 維護”,暗示有意構建把美國排除在外的亞洲安全新秩序。習近平還強調“強化針對第三方的軍事同盟,不利於維護地區共同安全”,牽制在美國奧巴馬政府重返亞 洲戰略背景下不斷鞏固同盟關係的日美兩國。在中國因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和南海問題與日本、越南、菲律賓關係日趨緊張的背景下,中方擺出了力圖主導構建亞洲安全秩序的姿態。日本經濟新聞稱,亞信會議之前並不引人注目,但由於七大工業國並未正式參加會議,中國巧妙地將該會議作為主導構築安保秩序的框架。文章引述不具名“在北京的中美外交相關人士”的話稱,中國正在試圖打破美日主導的對華包圍圈,構建“不依賴美國同盟關係的亞太安保體制”。

亞信會議是由哈薩克總統納紮爾巴耶夫首先於1992年倡議設立的。1992年10月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在第47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為了加強關於地區安全方面的多邊合作,在亞洲大陸上建立起有效的、綜合性的安全保障機制,建議召開這樣一個定期會議,得到許多亞洲國家的響應。亞信第一次峰會2002年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舉行,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了會議並發表講話。2006年6月17日,亞信第二次峰會在阿拉木圖舉行,與會領導人通過了亞信會議成員國領導人第二次會議宣言。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2010年6月,亞信第三次峰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國務委員戴秉國作為胡錦濤的特別代表出席了會議。

亞信峰會今天還與上海合作組織簽署了加強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據亞信秘書處執行主任阿爾德米爾介紹,亞信的主要宗旨是為了加強對話。亞信有26個成員國,加上觀察員國,涵蓋了90% 的亞洲人口。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中有六個國家也是亞信成員國,上合組織的總部設在中國,中國將是亞信的輪值主席國。上合與亞信加強合作,對亞洲的和平, 安全與穩定將提供安全保障機制。

亞信峰會召開之際,中俄“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同時舉行,給人以北京莫斯科又重新結成某種軍事聯盟,以對抗美國及其亞太盟國的感覺。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二出席了軍事演習的開始儀式。中國官方媒體稱這次演習將再次表明中俄一道應對新威脅新挑戰、維護地區安全穩定的堅定決心和意志,向世界展示中俄戰略互信和戰略協作新水平。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