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南海

中國研製成功深水無人駕駛攻擊器可以應對威脅南海石油鑽井平台的越南蛙人

中國研製成功一種水下攻擊器,未來可以對抗在南海由越南派遣的威脅中國深海石油鑽井平台的水下蛙人。中國已經將這一水下攻擊器命名為海燕,海燕可以被遙控在水下滑翔。中國軍工企業未來可能大批製造增大版的「海燕」,這種水下機器能搭載大型感測器,探測距離更遠的蛙人、水雷和潛艇,讓中國在南海的反潛能力有望躍升。

中國研製成功深水無人駕駛攻擊器可以應對越南威脅南海石油鑽井平台的蛙人 中文網絡照片 DR
中國研製成功深水無人駕駛攻擊器可以應對越南威脅南海石油鑽井平台的蛙人 中文網絡照片 DR
廣告

中國天津大學自主開發水下無人滑翔機,在南海北部水深超過1500米的海域通過測試,創造中國自製水下滑翔機無故障航程最遠、時間最長、工作深度最大等多項紀錄。聯合早報今天報道,「海燕」有可能被中國海軍改造為新一代水下戰鬥器具,用來對付越南蛙人,保護南海鑽井平台。

報道引述中國專家認為,「海燕」可能是理想的作戰平台。中國軍工企業未來可能大批製造增大版的「海燕」,這種水下機器能搭載大型感測器,探測距離更遠的蛙人、水雷和潛艇,讓中國在南海的反潛能力有望躍升。

「海燕」還能攜帶武器,執行水下護衛或攻擊任務。面對越南最近在南海「對峙海域」派出蛙人布放漁網、漂浮物干擾中國船隻建設鑽井平台作業,「海燕」可在鑽井平台四周巡邏,一旦察覺越南蛙人就自動展開攻擊。

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海燕」外形像魚雷,長1.8公尺、直徑0.3公尺,重約70公斤。在近期的南海測試中,「海燕」連續運行時間超過21天,最大工作深度達到1094米,最大水下推進時速約6000米。

據天津大學報告,「海燕」採用最新混合推進技術,融合浮力驅動和螺旋槳推進技術。按照設計,「海燕」可持續不間斷工作30天左右。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