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習近平訪韓並不表明中國改變對朝政策

發表時間:

《世界報》周末版以法國小學教育改革開篇,在國際版的主要話題有中東地區圍繞一名巴勒斯坦少年遇害事件而再度升溫的巴以衝突、烏克蘭東部分裂危機造成的難民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韓國的訪問等等。該報還在經濟版報道了中國企業在非洲再生能源市場上的強勁優勢。

廣告

習近平訪韓之際的中、朝、韓三角關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其上任以來對韓國的首次訪問之際,《世界報》駐東京記者發表文章,分析中、朝、韓三角關係,認為朝鮮核問題構成北京與首爾密切關係的唯一障礙。文章指出,習近平此行訪問既顯示出中韓密切的經濟關係,也凸現出兩國在朝鮮問題上的分歧。在會晤之後的聯合聲明強調兩國都堅決反對在朝鮮半島發展核武器,但並沒有明確點名朝鮮。韓國總統樸槿惠隨後單獨發表聲明,強調要盡一切努力解除朝鮮核武器的必要性。

《世界報》駐東京記者的文章寫道:對於北京來說,朝鮮半島無核化不僅針對朝鮮,而且也針對在美國核保護傘下的韓國。習近平尚未訪問朝鮮就首先訪問韓國有可能被朝鮮看作是一種侮辱,但是,中韓峰會並沒有跡象表明中國在朝鮮問題上改變了立場。北京雖然譴責朝鮮以試射導彈或其他挑釁行為製造緊張關係,但並沒有放棄對朝鮮的支持,朝鮮在其亞太戰略中佔有重要地位。韓國聯合通訊社引述美國國務院前任高官、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韓研究所網站“38線以北”(38 North)負責人維特指出,必須避免認為北京改變了對朝鮮的態度這樣的錯誤。他認為,恰恰相反,中國在指責美國和韓國在和平解決朝鮮問題上無所作為。中國新華社在報道習近平在韓國的訪問時,批評美國的制裁與威脅刺激了朝鮮的不安全感,認為堅持這樣的政策將會適得其反。

《世界報》這篇文章注意到,在東北亞地區國家間關係持續出現緊張的背景下,中韓關係之熱絡可以說是一個例外。這種熱絡建立在重要的經濟利益之上,兩國貿易在2014年底將達到三千億美元,兩國預計還將在年底以前完成圍繞自由貿易區的艱難談判,雙方還考慮建立一個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銀行,以抗衡美日兩國把持的亞洲開發銀行。在譴責日本否認侵略歷史的問題上,中韓兩國也能立場一致。

但是,《世界報》駐東京記者指出,與北京的密切關係讓韓國處境有些微妙。北京試圖利用韓國與日本這兩個美國盟國之間的嫌隙,來對付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與中國日漸加強的經濟利益關係以及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使得韓國正成為兩大國在亞太爭奪勢力範圍遊戲的籌碼。

中國搶佔新生的非洲綠色能源市場

“中國搶佔新生的非洲綠色能源市場”,這是《世界報》內羅畢特派記者在經濟版發表的文章的標題。今年6月底,聯合國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首屆環境問題大會。《世界報》特派記者注意到,國際再生能源貿易中接近80%的市場由南部國家企業、尤其是亞洲企業佔領。布基納法索可持續發展事務部長指出,非洲仍然依賴石油,必須花很多錢進口石油,然而,薩赫勒地區國家每年日照時間長達350天。這些國家必須轉向太陽能,這樣可以減少森林開採的壓力。但是巨大的需求,需要大筆資金,非洲需要幫助。《世界報》記者就此寫道,中國、印度、巴西等這些西方企業的競爭者紛紛響應非洲國家日漸增長的需求。而西方國家企業隱諱地承認很難與亞洲企業競爭。這篇報道指出,中國如今掌握着金融武器。文章引述中國工商銀行一名副行長在一次綠色經濟資金問題討論會上的發言指出:中國工商銀行貸款利率很低,支持綠色經濟科技領域的企業。不過,《世界報》這篇報道指出,中國如此迫切地湧向再生能源並不總是出於環保意識。

與既有技術又有資金的中國企業競爭很不容易,但是歐盟委員會環境事務專員認為,亞洲企業的競爭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如果考慮原材料日益減少以及原材料價格等因素,勞動力價格已經不再是主要問題。歐洲擁有高科技,因此仍然有實力。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