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介紹中國文化的法國“無為出版社”

發表時間:

近幾年,法國的經濟狀況不是太好,而公司林立的圖書出版業,因網絡等其他新媒體的出現,競爭尤其激烈,可是馬年初始,新創建的一家小出版社以其獨特的選題視角,和包容的經營模式,很快站住了腳,發展勢頭在業內被同行看好。這家出版社的與眾不同是專門出版與中國有關的書籍,向法國讀者介紹中國文化、及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而且它還有一個很別緻、很中國的名字《無為》,今天法廣的文化藝術專欄,聯線採訪了《無為出版社》創建人、經理,法國翻譯家叢衛。

文化藝術
文化藝術 RFI
廣告

法廣:叢衛先生,你好。

叢衛:你好

法廣:你是《無為出版社》的創建人和經理,出版社為什麼選擇只出版有關中國文化的書籍?

叢衛:因為我小孩子的時候住在中國,我跟爸爸媽媽一起住,所以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中文,和中國人當然啦,我在當了二十六年的海軍軍官(後),現在我想當翻譯和作者(作家),是這樣的。

法廣:你個人的經歷是很有意思的,你能不能給聽眾們介紹一下:

叢衛:我嬰兒的時候在香港生活過,後來又去了北京,從1976年到1982年,所以我是老北京人,成年以後,2002年至2005年我又在法國駐華大使館工作。現在退役了,我希望繼續從事和中國、中國文化有關的工作,這就是我為什麼選擇了現在的工作。

法廣:我想你個人的經歷應該對選擇中國的作家、作品有非常大的影響,你能講講已經出版了的,和未來將要出版的書籍嗎?

叢衛:當然,我們出版的書籍分三類,全部與中國有關。第一是翻譯類,中國古典或現代作品,如魯迅的作品或是包公案;第二類是題材靈感來自中國的作品,其中包括外國作家,主要是小說,雖然目前這類書籍還不多,不過年底前將有幾本出版發行,如今年秋天將要出版一本有關敦煌石窟的書,作者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底敦煌剛向公眾開放後,第一批前往參觀的西方人;出版的第三類書籍是介紹中國的語言、文化或文明的書,如我們出版的一本英譯法書籍,作者上世紀三十年代曾生活在北京,這本書介紹了當時北京的那些街頭小販,剃頭匠啊、街頭賣藝人、賣零食的、布販等等。。。。。。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也是第一次被譯成法文,出版後很受歡迎,年底前我們還將出版一本有關成語的小冊子。這大概就是我們出版社出版的三類書籍,翻譯作品、有關中國的、和靈感來自中國的書籍。

法廣:在出版的第一類書籍里,你為什麼選了魯迅,還有包公案?

叢衛:因為我非常喜歡魯迅,我以為(認為)魯迅是中國文化(文學)最大、最有名的作者(作家),在法國,他非常有名,當然是因為《阿Q正傳》,不過,他最後一本短篇小說集《故事新編》,法國讀者並不太熟悉,這本書在五十年代已經在法國翻譯出版,這次我們重新翻譯出版,是為了將它介紹給更多、更年輕的法國讀者,那些沒看過舊譯本的人。

選擇包公案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要知道,他(包公)在法國越來越有名了,這是因為在法國出版了一些包公故事的連環畫,還有《友豐出版社》翻譯出版了《七俠五義》的部分章節, 所以越來越多的讀者知道他(包公)了。不過明末的短篇公案小說集《包公案》(即《龍圖公案》)從沒有翻成法文,雖然和西方探案小說完全不同,可還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有的讀者因它的不同而驚奇,有的很喜歡。我認為這很有意思。

法廣:還有一本詩集,是由你自己翻譯的12首唐詩,翻成法文和英文。我知道詩歌翻譯起來是非常難的,在翻譯過程中,你遇到了那些困難?

叢衛:你說的對,這個(翻譯詩歌)非常困難,可是也很有意思。很多詩還是我在海軍服役期間作為業餘愛好翻的,那時,我有空兒,也沒有時間限制,可以慢慢來。怎麼做呢?我先選那些有名的詩,例如李白的《月下獨酌》。這首詩很有名,已經被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很多種版本。譯詩的時候,因為我並不是文言(古文)專家,所以和普通中國讀者一樣,閱讀了很多中文的詩詞譯本,來理解詩詞的含義,我找了很多的資料,當然這很費功夫,可是並不是很難,難的是我譯出來的是否有足夠的詩意,這才是最難的,我不能說我的譯文正確、有足夠的詩意,這需要讀者自己來評定譯文的質量。至於,翻譯詩詞的英文譯文,我請了一位美國的著名翻譯家來校對,這樣保證了英語文法的翻譯正確。

法廣:你們出版的書是雙語的還是三語的?

叢衛:只有幾本是雙語的,如唐詩選輯是三語的,有中文、拼音、法文、和英文,其他基本上都是法文的,附加的一些評論、解釋,也是法文的;另外,還有一本給漢語初學者的小冊子是雙語的,當然中國人可以看這本書,不過它主要是給學漢語的法國人看的。

法廣:出版社的名字叫無為,這個名字馬上就讓人聯想到道家的理念,你給出版社取名無為,是受道家的影響,還是想有其他的想法,

叢衛:無為出版社是很有道家的味道,但是我們出版社不是一家宗教書籍出版社,也不出版道教書籍,我們感興趣的是出版有關中國文化的書籍,而道教是中國本土自己的宗教,它馬上能令人想起中國。我們就是要選一個名字,讓熟悉一點中國的人立即想起中國;對那些不熟悉中國(文化)的法國人、那些我希望介紹中國文化給他們的人,會覺得這個名字有點奇怪,那他們就會提出疑問,如果他們不知道(無為)是與道教有關,可能覺得這個名字有點點懶散,可不管喜歡不喜歡,(這個名字)會引發他們的好奇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曾想給出版社取名叫槐樹,我們知道槐樹是文人學子的樹,可是知道這個典故的(法國)人非常少,他們不知道槐樹是來自中國的,再加上(法國)有一家出名的香水連鎖店的名字和槐樹的發音基本一樣,所以這不是一個好主意。

 

最後,叢衛先生對本土的採訪表示了感謝,並希望中國聽友對無為出版社感興趣。他說:當然出版社針對的是法語讀者群,可是我們(出版社)的目標是讓法國讀者了解中國文化,同時也希望中國讀者喜歡法國文化,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為中國讀者出書。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