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沒有中心的帝國

發表時間:

因周末原因,部分法國全國性報紙沒有出刊,左右翼兩份最大的報紙《解放報》和《費加羅報》不約而同地將巴黎解放70周年專題至於頭版,《費加羅報》頭版和內頁報道,刊載多幅戴高樂將軍進入巴黎的照片,而《解放報》則選取一張抵抗戰士在巴黎巷戰的照片,與內頁題為“希望”的社評相配的也是一張抵抗戰士在巴黎市政廳前接受民眾歡迎的照片。

廣告

《解放報》內頁以整整5版版面的篇幅,分十個場景回顧1944年8月,法國抵抗力量從19日開始為期一周的解放巴黎戰鬥,戴高樂將軍說服盟軍支援巴黎人民起義。最終,守城的德軍指揮官馮•肖爾蒂茨沒有遵守希特勒發出的死守巴黎命令而在25日向盟軍投降,同一天戴高樂抵達巴黎市政廳發表演講,宣布巴黎解放。

經濟危機、社會和人種身份認同危機助長了歐洲極右翼勢力上升,《解放報》社評呼籲,這不僅僅是歷史,目前的歐洲雖然戰爭的威脅降低、聯合之勢上升,但還遠未找到真正長久和平發展之道。

此外,面對“伊斯蘭國”的日興和殘暴,美國將重審對伊拉克、敘利亞的戰略,這也是《費加羅報》頭版關注的另一個主題,該報對一名白宮顧問的專訪,介紹華盛頓準備加強對中東阿拉伯地區的投入,加大對聖戰武裝的打擊、制裁敘利亞以及開始動員當地的組織打擊伊拉克和敘利亞“哈里發”。報道說,美國這一新動作,可能對伊朗及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產生決定性影響。

“中國 一個沒有中心的帝國”。這是今天《費加羅報》暑期之旅系列報道的標題。作者帕特里特 聖保羅的報道發自中國甘肅一個名叫董家嶺的村莊,這個以穆斯林居民為主的貧僻小村,2000年曾自稱是“中國陸地地理中心”、建造“國心塔”挑戰北京中央地位,這個旨在帶動地方旅遊經濟發展的企圖隨後被當局否決,當局不承認任何有關中國地理中心之說。

報道說,中國快速的經濟增長沒有惠顧這片甘肅最為偏遠的土地,這裡的居民仍然在為基本的衣食溫飽奔忙,而最大的障礙還是來自政治方面的,在黨決定一切的中國,如果沒有中央的准許,國家的地理中心就不存在。

報道隨後描寫了董家嶺村2000年建成的“國心塔”建築,報道說,塔上沒有插象徵與官方有聯繫的五星紅旗,一座黑大理石碑明確刻寫着“甘肅省東鄉縣的董家嶺,位於東經103度23'19',北緯35度33'49',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地理中心。”

報道說塔的設計者擔心來自上方的震怒,對外匿名,但其設計思想仍然體現了官方民族團結的理念,20米塔高即2000厘米,象徵建塔的時間;塔身上部圓球象徵地球;中部56根圓柱,象徵中國56個民族;下部由34根圓柱承托中國版圖,象徵著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

官方曾經威脅要毀掉該塔,後來以董家嶺放棄自稱中國地理中心為條件,而最終保留了這座塔,但董家嶺希望以建塔吸引遊客、改善經濟的願望卻也從此泡了湯。記者看到,在目前旅遊旺季,來董家嶺的遊客杳無蹤跡。一位在國心塔附近開雜貨鋪的村民說,之前曾來過兩輛旅遊大巴,但之後就再沒有人了,村民都出去打工了,本地的日子很難,冬季雪大,又太偏遠,路都被封了 。

報道說,甘肅另外還有兩個村莊也曾宣稱是中國的地理中心,但在董家嶺建“國心塔”被官方批之後,就緘默消聲了。至於到底哪裡是中國的地理中心,一位蘭州大學地理學教授王乃昂(音譯)說,“實際哪裡是真正的地理中心並不重要,應該是在甘肅境內,最簡單的辦法還是確定蘭州為地理中心,因為有政治上的意義”

但對北京而言,無論是少數民族佔多少的董家嶺還是甘肅首府蘭州都不可能被定為中國的地理中心,報道援引山西測繪部門一名副主管岳建利(音譯)說,有關確立地理中心一直存在爭議,我們不希望介入外交問題。如果立蘭州為地理中心會向鄰國傳遞出模糊的信息,中國有台灣問題和南海爭端、包括與印度的邊境爭端,他說,如果納入海疆,中國的地理中心應該更南一些,在靠近西安的附近。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