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社會

法新社:普通話vs粵語之爭攪動中國華南地區

法新社報道稱,在中國第三大城市廣州,強制推廣普通話的做法始終引起爭議。當地電視台可能禁止用粵語播齣節目更是引起了居民的不滿,他們希望能保持自己的身份認同。

廣州市
廣州市 Reuters
廣告

在廣州,超過一半居民的母語是粵語,而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這是他們唯一會講的語言。當媒體報道說,廣東省電視台可能從今年九月起將取消粵語節目,一律代之以普通話節目,這引起了當地人的反彈。

目前普通話是中國全國行政管理、國有媒體和公共教育中的通用語言。但根據政府的統計,目前中國超過30%的人口  這意味這4億人  既不會說也聽不懂普通話。當局試圖在一個語言高度多樣化、地區和少數民族認同仍然強烈的國家裡把中央權力貫徹到底。

一位17歲的廣州高中生表示,他反對節目一律用普通話播送,在他看來,講粵語是一種傳統。

此外還有父母表示,現在很多廣東孩子會聽但不會講粵語,只會講普通話,這就出現一種情況:在家裡,父母用粵語問話,孩子用普通話回答。

廣東電視台四年前曾表示準備禁播粵語節目,廣東市民組織遊行示威抗議這一決定,隨後全面普通話的方案被放棄。最近廣東電視台發言人表態說,不會進行這樣的改革,但這並不足以打消廣州市民的疑慮。

粵語文化的一個重要資源地是香港。九七回歸之後,粵語成為香港的主要語言,這並沒有妨礙這個城市繼續繁榮。研究者表示,如果沒有香港的話,恐怕粵語很快就不再是重要的方言語種了。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