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從習近平出訪南亞看中國外交新戰略

發表時間:

在出席上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並訪問 塔吉克斯坦 之後,習近平昨天抵達印度洋上美麗的國家馬爾代夫,開啟南亞之行。在馬爾代夫之後,從周二起,習近平將先後訪問斯里蘭卡和印度兩國。有評論指出,習近平不久前曾先後訪問國韓國及蒙古,所以將他此次南亞三國之行,認為是中國政府今年下半 年外交的第三部曲。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南亞地區擁有十幾億人口,除了戰略意義外,目前已經形成巨大的潛在市場,也將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法新社今天報道也注意到,在到訪前,習近平在馬爾代夫《今晚報》上發表題為《真誠的朋友,發展的夥伴》的署名文章,習近平除了回顧歷史,指出中國和馬爾代夫兩國從明代鄭和下西洋開始就有過交往外,還特別指出,中方積極倡導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認為馬爾代夫地處印度洋要道,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中方歡迎馬方發 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方願意同馬方一道努力,推動這一合作倡議願景早日轉化為現實,帶動各國發展繁榮和亞洲整體振興。而中方積極倡導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說法也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對於習近平南亞三國行,法新社認為,中國開闢新的海上絲綢之路是要將其影響力向南亞擴張。

首先來看看中國與馬爾代夫的關係,據報道,中國和馬爾代夫雙邊貿易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特別是在旅遊合作方面的發展勢頭迅猛。習近平本人也說對這個島國充滿嚮往。從法新社提供的數據看,去年中國人佔馬爾代夫接待旅遊人數的3分之1,也是這是中國連續4年成為馬爾代夫最大遊客 來源國。旅遊業是馬爾代夫最重要的產業。

馬爾代夫1972年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習近平也是1965年馬爾代夫獨立以來首位到訪馬爾代夫的中國領導人,但馬爾代夫總統亞明上個月已經在北京與習近平見過面,據馬爾代夫官員介紹,在周一兩國領導人的會談中,議題將主要集中在雙邊的經濟交流和中國援助方面,安全問題則是次要的。

據法新社報道指出,馬爾代夫將尋求中國提供資金支持:在首都馬累與機場所在的富爾瑞島(Hululle)之間計畫建造一座橋樑,長度約1公里。

另外,習近平在他的著名文章中指出,中方視馬爾代夫為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重要夥伴,願意繼續在氣候變化和人權等領域同馬方開展密切合作。中國樂於看到馬爾代夫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出更多聲音,發揮獨特作用。

那麼中國媒體如何解釋習近平南亞行的戰略方針呢,據《解放日報》今天報道指出,習近平主席啟程訪問南亞三國,是展開中國周邊戰略新一輪深化布局。自中共中央去年10月召開“周邊外交工作會議”,中國如何與鄰國相處成為中國外交戰略的焦 點。報道認為,南亞 作為中國的西南周邊,與新疆西藏接壤,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可以感覺到該地區對中國整體國家利益具有的重要意義。而以中國的周邊戰略布局而言,南亞雖非頭號重要的地域,而且近年來也是相對發展比較平穩的地區,但南亞的重要性日益上升,特別是印度的快速發展,以及印度洋 其他沿岸國家在新形勢下日益突出的戰略地位,都是國際社會關注的對象。

印度顯然是是習近平此次出訪南亞的重點,兩國新政府之間的高層對話可能會對兩國關係未來五年、十年的發展謀篇布局。那麼習近平此次放棄巴基斯坦,前往斯里蘭卡又是用意何在呢?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建超對習近平斯里蘭卡行作出過這樣的解釋,他說,斯里蘭卡在整個印度洋佔據優越的地理位置,它離印度洋的主航道只有10海里遠,處於 整個印度洋的中間,本身也擁有很多天然良港。由於中國對整個印度洋的航道日益依賴,所以斯里蘭卡未來會在中國的海洋經濟和海洋戰略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剛才已經提到,巴基斯坦這次罕見地沒有出現在中國國家領導人南亞訪問的國家名單上,而過去中國領導人都是在一次出訪中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所不同的只是 順序有先後,對此,中國媒體引用專家認為,中國政府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目前巴基斯坦國內局勢的動蕩而不適宜訪問,但“中巴關係經過了長期的時間的考驗,非常牢固,用准盟友來形容都不為過。” 也就是說,中國國家主席去不去都不會影響到兩國的盟友關係。專家分析指出,習近平打破慣例訪南亞利於中國與印巴關係長遠發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