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俄羅斯在國際孤立中再與中國深化合作

發表時間:

在俄羅斯由於烏克蘭危機而面對美歐國家自冷戰以來最嚴厲的經濟制裁的背景下,中俄兩國進一步加強合作。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周一宣布,在中國總理李克強訪俄期間,雙方將簽署四十餘項重要合作協議。

生態、健康與科技
生態、健康與科技 © 網絡圖片
廣告

最近幾年,中俄兩國關係隨國際形勢的變化而明顯加強,兩國不僅在諸如敘利亞危機等國際議題上的同步行動,也在雙邊經貿合作領域,因為烏克蘭危機導致俄羅斯在國際舞台陷入孤立而加快了步伐。儘管俄羅斯方面強調經濟制裁措施讓西方國家損失慘重,但就在中俄兩國總理會晤的當天,俄羅斯貨幣盧布在外彙市場上跌落至歷史最低點,需要51.2盧布才能兌換1歐元。俄羅斯經濟目前面對的困境不言而喻,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也就成為必然的選擇。而中國經濟增長中面對的能源短缺,也使得俄羅斯成為必要的合作夥伴。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周一與中國總理李克強會晤時指出,兩國貿易六年內翻了一番,從此前的400億美元增長到900億美元。他肯定地表示,兩國合作關係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兩國是親密的合作夥伴,中國是俄羅斯第一大對外貿易夥伴。李克強則表示,兩國總理將進一步推動兩國在各個領域發展合作。

在周一簽署的38項合作協議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兩國總理就天然氣輸送協議簽署的政府間合作協議。政府間合作協議是兩國今年5月簽署的天然氣輸送協議啟動生效的必經步驟。東線天然氣供應領域合作協議,經歷了10年的艱難談判,才在俄羅斯急於擺脫國際孤立的背景下得以簽署,俄羅斯承諾在自2018年起的30年內,每年向中國輸送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輸送管道“西伯利亞力量”的建設已經於今年9月初動工。

梅德韋傑夫還提到兩國有可能在2015年簽署一項新的天然氣輸送協議。不過,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中國總理對這種可能性似乎態度謹慎。

與此同時,俄羅斯最大的國有石油公司 - 俄羅斯石油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了關於深化戰略合作的文件。

另一項引人注目的協議是兩國中央銀行簽署的本幣互換協議,以便增加盧布和人民幣在本國貨幣中的結算比重。根據這項協議,兩國央行將在三年內實現本幣互換大約1千五百億元人民幣。雙邊貿易中增加本國貨幣結算比重,也就相對減少美元結算比重,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從國際關係角度以及中俄兩國的外交立場來看,這項選擇不乏其政治意義。但如果從中俄兩國雙邊貿易大幅增長,並且預計在未來5年內達到兩千億美元的情況來看,在兩國貿易中增加本幣的結算數量可以說也是一種自然的選擇。據俄羅斯對外宣傳媒體俄羅斯之聲的報道,從絕對數字看,人民幣與盧布8月份在莫斯科跨銀行交易所的交易額已達8億美元,同比增加了9倍。俄羅斯之聲引述金融屆人士預測,莫斯科跨銀行交易所人民幣交易量將在最近的6個月時間裡達到13-20億元。

周一簽署的合作協議遠不止於天然氣輸送,或本幣互換。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還與中國在全球導航系統領域合作達成了一致;中國重慶民營企業力帆集團將與位於莫斯科以南500公里處的利佩茨克合建汽車製造廠;兩國合作還涉及移動電話領域和鐵路領域。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中俄加強經貿合作勢所必然,但鑒於俄羅斯面對烏克蘭危機而陷入的國際孤立,以及因為美歐國家不斷嚴厲的經濟制裁而陷入的困境,這一系列經貿合作協議也不乏政治義涵。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