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歷史學家:習近平在四中全會上可能獨攬大權

發表時間:

從今天(10月20日)開始, 為期4天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在北京京西賓館閉門召開。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網今天的頭版大標題報道指出,在這次會議上,將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而這也是中共中央全會首次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 。按照慣例,由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等出席,中共200多名政治局委員和170名常委與會的中共高層會議在閉幕前,會議的內容一般不會透露出來。所以外界只能從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來進行觀察與分析。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新華社:中國難擺脫“人治”陰影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網今天的頭版自然是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相關文章,指出中國仍在努力擺脫兩千多年“人治”的陰影,認為在經濟領域的改革,以及對基層社會的“神經末梢”治理中,一些黨政官員歷史上形成的“特權觀念”,“權大於法”等思維和作風,導致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依然存在,破壞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也成為了腐敗蔓延的重要原因,危及執政黨地位和國家長治久 安,所以在中國當下,全面深化改革勢在必行,依法治國更是刻不容緩。而樹立從中央到地方的法治權威,也刻不容緩。同時,新華網也指出 ,1949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治進程並非一帆風順,“文革”期間一度出現“失憲”、“違憲”的情況。

但新華網的文章對造成“人治”以及文革中“違憲”“失憲”的原因則沒有進行分析和進一步的探討。

值得注意的是,對一個經濟發展迅速,在30多年的時間裡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來說,加強法制自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同時,一個國家在建國65年之後,首次提出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其中的原因和目的也的確更令人深思。

中共權力將集中到一個人身上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文章指出,中國共產黨正在採用與以往不同的策略樹立公眾對依法治國的信心,其目的是加強中共紀檢機構的權力。文章認為,本屆四中全會將支持追求法治和立憲政府的理念,同時保持中共在指引政治體制改革方面的領導地位。但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王裕華表示,過去採取的辦法是不時地發起一場又一場的運動。他說,如今是要將權力集中到北京,也有可能是某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習近平,中國政界的主導人物。

這也是中國歷史學家,公共知識分子章立凡的看法,他在接受本台法語部駐北京記者採訪時說,習近平可能在加強了軍隊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控制後,在四中全會上獨攬大權。

章立凡指出:“(習近平)將認為重要的人推上重要的位置,他可能掌握了軍隊的控制權,現在需要的可能還有對意識形態的控制,有了這兩個的話,習近平在黨內的地位就可以穩固了。實際上,毛澤東當初也是這樣一步步走來的,在軍事上掌握了權利之後,將黨內的其他領導人幹掉。我覺得他現在也可能是這樣,因為現在他已經掃清了大部分的障礙,在四中全會上做到大權獨攬的局面出現,所以所謂的七個人的集體領導,今後可能就不存在了,他在訪問莫斯科的時候,曾經對普京說:‘我覺得我和您的性格很相似’。其實這是他的心裡話,他很想成為普京那樣的人物。”

法新社:通過反腐,習近平清除了政治對手

對於中共準備加強法制建設的問題,法新社發自北京的報道也引述香港大學教師 麥克爾 戴維斯指出,當中共領導人談到法律的權威時,通常都指出這是要加強共產黨對其領導人的控制。法新社統計指出,習近平發動的反腐運動中,已經有51為副部長級的高官被撤職,而通過這一運動,法新社也認為,習近平為自己掃除了政治對手,在中共內部也引發了極大的震蕩,因此,此次四中全會也可能有為反腐降溫。

儘管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的被司法調查和指控,也被中共領導人指稱是法網恢恢的明證,強調幾十年來還沒有一名位同周永康的高官面臨此類調查。但是,也有一些法律分析人士認為,從司法層面上來說,對於周永康,以及其他中共高級官員落網的過程和調查程序來看,顯示了中國定義法治的局限性,因為有一點幾乎毫無疑問,即周永康的命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屬於政治而不是司法決定。

華爾街日報指出,海外法律專家也批評將中央紀委作為法治工具的做法,原因是被該委員會盯上的目標並不享有正當的法律程序。華爾街日報引用律師透露指出,被中央紀委拜訪是件令人恐怖的事。該委員會有權力讓中共黨員憑空消失,在沒有律師的情況下接受數月之久的盤問。而中央紀委位於北京一扇綠瓷磚拱門的後面,門口有軍隊把守,且無任何標明其身份的牌匾,一切都顯得諱莫如深。

法新社指出,對於渴望有一個健全法制體制的中國普通民眾來說,這次會議也起到宣傳工具的目的,中共通過此次會議的宣傳,承諾在法官面前有一個公正的司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