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華人社會

盧詠:公益捐贈在中國發展有重要契機

發表時間:

公益問題專家盧詠女士近日出版《公益籌款》一書,介紹公益籌款方面的經驗。隨着中國中產階級的出現,中國社會開始出現籌款公益活動,請聽法廣對盧詠女士專訪。

華人社會
華人社會
廣告

法廣:盧詠女士請您介紹出版的新書《公益籌款》的主要內容?

盧詠:《公益籌款》一書出版可以說是正逢其時。大家知道隨着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社會公益事業正面臨著更重要的發展契機。隨着中國發展,中國中產階級不斷壯大,中國出現擁有10億美元資產人數最多的一個國家之一。在這個階段如何做捐贈,如何做慈善,怎麼運營一個現代化的公益機構越來越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公益籌款》也是為渴求公益管理知識的人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也填補了國內對公益了解的空白,相信對中國發展存在自身特色的公益事業起到積極作用。

法廣:盧詠女士您從事公益事業多年,大家想知道為什麼中國開始出現捐款慈善事業?

盧詠:富有人捐款這是一個社會經濟發展現象,我在美國,西方這些市場經濟發達國家,長期從事籌款和非營利管理的工作,接觸到世界級的公益組織。我覺得捐贈是體現人性的一個現象,因為人的需求有層次,在滿足了自己溫飽和小康生活水平之後呢,你就會有更高層次的需求,就是幫助別人,向社會奉獻,獲得與社會交往的心理滿足和精神滿足的需求,這是非常重要,符合人性的社會現象。同時,一個社會也應該為有這種需求的人創造一個機制,讓捐贈的人高興,讓獲得贈款的人也能夠真正享受到善款帶來的益處。這是中國必然發展趨勢。也可以從西方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中借鑒一些他們百年來長久運作的經驗。

法廣:請您介紹一兩個可以讓中國借鑒的措施?

盧詠:首先是有公益的意識,其實在歐盟國家普通公眾其實不一定是有錢人他們有捐贈的習慣,每年會捐贈給他們的社區組織, 給需要幫助的人,已經成為他們社會生活習慣,這是需要在中國樹立起來的意識。而對於這些特別成功的企業家,他們也能成為社會企業家,也是在公益和慈善事業的領頭羊。在中國富人越來越多,希望更多這種領頭羊出現,也可以提高在國際上的形象,因為發展不僅是物質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力量。第二,中國需要發展社會公益組織的管理能力,如何去籌款,如何引導捐贈者,把他們的錢捐贈到社會最需要的地方,得到捐款後如何更好管理和使用,投資運作,讓捐贈款項可持續發展下去,讓社會組織,社會項目有效地運作下去,這些是中國目前非常缺乏的。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