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舒耕德:從政治角度看兩岸關係與中港關係不可同比

發表時間:

香港為爭取民主而展現出來的不屈不饒的精神引起世人矚目,各方媒體在關心香港局勢發展的同時,也注意到在經濟層面越來越與中國分不開以及北京加大政治對話壓力下的台灣,會不會變成下一個香港?或者說在原本就已經相當複雜的兩岸關係上,台灣如何保持其完成民主化的成果?原本期待在APEC框架下產生的“馬習會”最終因台北九月份宣布由副總統蕭萬長代表出席而未能實現,有分析說,“馬習會”無果,表面來看是兩岸雙方關於兩岸領導人會晤的地點及身份存有分歧,但實質上卻是兩岸長期以來存有政治分歧,且至今尚未縮小和解決的兩岸政治現狀的折射。

廣告

在“雙十講話”中,馬英九顯示出對香港“佔中”運動的支持,引來北京的強烈批評。最近幾天,馬英九在會晤外國友人時,又再度強調,兩岸關係“只能進,不能退”。因為台灣沒有倒退的本錢,他希望在任內能順利完成兩岸貨貿等ECFA後續協議,也盼望兩岸儘快簽訂互設機構的協議。從這些談話可以發現,台北在兩岸關係上想採行政經分離的思維與路線,但與北京打交道時,經濟最後總是要談到政治,很難一廂情願。

從今年三月爆發的太陽花學運到目前香港佔中公民抗命行動,一連串的具有深遠影響的事件令兩岸三地的局勢更趨複雜,某種程度上而言更加難解,因此在本次中華世界的節目里,本台邀請到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主任舒耕德教授(Gunter Schubert)來談一談上述的這些疑問。

記者首先問舒耕德教授是如何對台灣研究發生興趣的?舒耕德教授表示,自己是學政治學專業,在上個世紀90年代赴台進修中文,並完成研究台灣民主化過程的博士論文,隨後又將其博士論文出版成德文書,從那時起開始,他的學術研究就一直研究涉及台灣政治與社會發展的問題。在這本有關台灣民主化過程的專著,主要論點是什麽?舒教授回答,作為一位學者的他當時比較了許多國家的政治民主化的發展,發現台灣這個案例很有意思,且認為台灣民主化基本上是成功了。當然台灣這個民主化過程,還是有一些問題,但那個時候到現在仍然算是很健康的一種。所以他覺得他那時的結論至今還有效。

舒教授還說,他雖然93年返回德國,但他之後每一年都會去台灣一次實地了解台灣民主制度的演繹與發展。因此他都能觀察到台灣以前和現在的差異或者共同之處。他進一步指出,台灣面對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其政治制度不太適合一個很有道理的制度,在某些地方應該作出調整,但這些基本上不會彈出其民主的基本品質。

很多年前有很多人乃至今天,就像前不久馬英九總統也提出可以從德國統一的歷史借鏡…

對此,舒耕德教授說,記得德國統一那時候台灣派了很多人到德國研究這個主題,或者一些學者就自發前來德國。那時候的一個結論就是說你還不可以比,因為中國大陸這麼大而台灣這麼小,經濟制度政治制度這麼不一樣,以及兩岸人民的態度也不一樣。因此,他覺得彼此差別比共同的地方還多,也就不能從德國統一的過程來學。舒耕德繼續指出,如果他看,台灣與大陸的未來發展,其實都是一個過程,兩岸關係的發展是很個別的、不能跟其他的模式做比較。

談到兩岸關係,目前在台灣大部分的人都是認為讓時間來做一種驗證,舒耕德教授是不是持相同的觀感呢?

他回答記者說,應該是吧!作為學者一個個人意見,就是我比較想觀察台灣和大陸雙方怎麼來對話,那與其觀察台灣老百姓怎麼觀察兩岸關係的過程,也就是必須等學者來判斷台灣內部對此的看法,會往哪裡去?但是,他覺得給其時間不給其壓力,讓其談出來兩岸關係的未來,當然這涉及到大陸、美國也包括台灣政府。

無論如何,對台灣還是香港問題,中國大陸始終堅持“一國兩制”,最近也一再強調,但一國兩制的本身設計其實就有一些問題,而且我們看到香港正在爭取真普選,香港目前情勢跟台灣之間或是說對兩岸三地會起什麽作用?

對此舒教授表示說,他覺得不可以太比較香港與台灣這兩個案子,因為,香港不可否認地是中國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從國際法律來講亦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台灣算不算是中國的一部分,從國際法律來講是模模糊糊的,不能說從法律基本原則來講是已經定了的,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因此從此一出發點來講,台灣這個比較是滿複雜的。

以他個人之見,香港目前出現這種討論也是很自然的。因為中國對香港有個承諾,那這個承諾當然有其條件,現在是說香港市民是如何應對中國對此承諾的詮釋,這也需要耐心來看,不給壓力因為壓力沒有用。但他認為,香港根本上無法避免中國大陸,那台灣從經濟角度也無法避免大陸,不過從政治角度來看是與香港不可比。

最近有不少媒體指出台灣是否會是下一個香港的疑慮,而馬英九總統之前在接受一些歐洲媒體例如法國的費加羅報訪問中回答說“台灣不會變成香港”…

舒耕德教授認為,這是馬英九的解釋,而他們學者就進而觀察他怎麼來處理兩岸關係的問題,現在在台灣對此的討論是很激烈的。然後這個跑到哪裡去,他將來會到何種程度影響到兩岸關係,現在很難講。

此外,2016年的總統選舉可能對台灣的未來很重要的一個選舉,就好像大家之前對2012年的想法一樣,但後來兩岸關係還是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形勢,所以,舒耕德覺得還是不要談這些太多敏感的問題,因為這沒有用,主要是看說什麽對兩岸方面的工作都有好處,那這當然是一個討論的過程,所以,兩岸應該這樣地談起來。而他主要想強調地是,兩岸不要爭執,無論是透過經濟關係或政治關係還是其他的關係,重要的是維持和平這項原則。

台灣民主化的這種過程能對中國大陸產生一些影響嗎?

舒耕德教授對記者說,應該有呀!我們看有那麼多的大陸學者包括學生去台灣,實地了解台灣的情況回大陸去以後,他們當然有一些比較深刻的經驗,但是這到那種程度會影響到中共中央政府態度或對台政策,那是另外一件事情。因此,基本上,他認為兩岸老百姓之間的了解與溝通及任何的一種交流,都是件好事,但何時能從民間拓展到官方層次,還很難講。

感謝舒耕德教授本月初訪法時接受記者採訪。此外,由舒耕德教授創辦的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成立於2008年,以資助年輕學者到當地從事台灣主題的研究工作作為宗旨,並從2009年起,每年舉辦台灣紀錄片影展,以讓更多的人認識台灣,可說是台灣與歐洲之間一個良好的文化交流平台。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