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十字架報》:普京利用中國的支持與歐美抗衡

發表時間:

俄國總統普京,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召開的二十國峰會上,遭到各國的嚴詞指責和冷遇,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就同性戀結婚表態,再次引發國內各界對此議題的爭論,以及是否支持巴勒斯坦建國是周一法國各大全國性報紙主要聚焦關注的國際、國內新聞。

廣告

右派的《費加羅報》指出儘管在二十國峰會上受到孤立,普京仍繼續挑戰西方。面對來自多方的批評指責,克里姆林宮的強人以需要睡眠為借口,提前離開了充斥着冷戰氣息的峰會。

經濟類報紙《回聲報》,在關注因厭煩了俄國對烏克蘭的態度而引發的國際社會批評大潮,俄國總統普京拂袖而去的同時,也聚焦今天召開的歐盟外長峰會,指出:會議上,外長們會就歐盟是否對俄國實施新制裁,繼續進行爭論;針對法國何時會向俄國交付西北風直升機航空母艦,《回聲報》稱:巴黎和莫斯科之間還在繼續角力。此外,經濟報紙還指出:二十國峰會在解決逃稅和銀行整改問題上取得了明顯進展。

左派的《解放報》也指出,在侵犯烏克蘭一年之後,俄國總統在二十國峰會上受到了外交孤立,而這很可能有逐步升級的趨勢。

不過,《十字架報》則認為,普京並不是獨自一人面對千夫所指,這家天主教日報指出:雖然在二十國峰會上,盎格魯-撒克遜國家(英語國家)嚴厲指責俄國干涉烏克蘭內政,可是普京卻能夠利用中國的支持、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寬容,與之抗衡。

《十字架報》在第三版上刊登了該報駐莫斯科記者本傑明•蓋奈勒發回的名為《普京的中國賭注並未讓所有的人高興》的報道。指出:普京的克里姆林宮將航線轉向中國,可是在達成多項經貿合作之外,中國也繼續令俄國人疑心。

對目前的俄中關係,一位莫斯科的大學學者就表示:“因為烏克蘭危機,我們和中國得以重修舊好,可與蘇聯時代相反,俄國人不再是“老大哥”了,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成為中國人的衛星”

這位活躍的大學學者曾在2011年上街抗議普京,如今,和很多近身自由中產階級的人一樣,他在烏克蘭問題上也支持總統了。對此,他解釋說:克里米亞是俄國的,在烏克蘭東部,面對北約影響力的侵入我們必須抵制;當然我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外交上的孤立、經濟損失,因此,我們也沒有其他的選擇,莫斯科和歐盟、美國交惡,所以必須和北京靠近,當然中國也會利用這一機會。

《十字架報》的文章指出:和西方冷淡之後,俄國不停地加強與北京的關係,每個月都會宣布一項經濟合作協議的達成,尤其是在能源領域,就在這次二十國峰會之前,普京和習近平就再一次呼籲全方位加強雙方間的關係。而且,在兩年之內,這兩位國家領導人在北京第二次見面,並一同見證了多項經貿協議的簽署。

文章指出,俄中雙方加強關係的核心是俄國天然氣供應協議,因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俄國天然氣公司也需要向中國銀行借款,所以金融和能源是莫斯科-北京合作的主線,而且這兩國也希望在雙邊貿易中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在未來,俄國天然氣公司接受人民幣支付部分天然氣款項,其象徵意義巨大。此外,俄國五大國家銀行之一的外貿銀行總裁,就明確表示說: “如果歐洲不肯借錢給我們,那我們就去亞洲借。他甚至考慮從倫敦股市撤出,轉向上海股市掛牌”

不過,在加強經濟合作的背後,俄國人並不傻,對中國還是有戒心的,莫斯科的大學學者就擔心地指出:中國沒有放棄對西伯利亞考量,由於其經濟影響力,不久之後他們將控制俄國遠東直到烏拉爾河流域的地區。

無論如何,一位俄國商人的話很好的總結了目前火熱的俄中關係,他說:“克里姆林宮轉向中國顯示鷹派佔上風,可是實際上,情況更為複雜,人們懷疑中國人的想法,而且他們知道我們處於弱勢,也藉機充分利用,經濟談判越來越難。”就此,文章最後總結指出:中俄友誼並不像其領導人之間的友誼那樣容易發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