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老師要咋樣講中國?

“呲必中國”是『遼寧日報』造的詞,其意是指老師們動輒在課堂上說中國的壞話,抹黑中國。這個詞竟然流行起來。 這份省委黨報以公開信的名義發表題為『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的長文。該報稱調查發現中國的老師缺乏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高校老師,尤其文科老師,授課時常常表達出一些消極負面情緒,談到好的,都是外國的,不好的,都是中國的,中國成了負面典型的案例庫…” “‘呲必中國’的現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還很過分,必須引起教育界的警覺和重視”雲雲。遼寧日報的說詞引起教授們的憤怒。社會學家孫立平寫道:…抹 黑祖國?一個不黑的東 西是別人可以抹黑的嗎?……如果說講陰暗面講問題就是抹黑,壯士斷腕,刮骨療毒這兩句怎麼說?還有比這個說得更重的嗎?”人大政治學教授張鳴問道:“把教師當敵人也就罷了,置當地的信息員和 大學的黨委於何地?…一直有人警告說要有新的反右鬥爭,開始還不信,看到遼寧日報給高校教師的公開信,信了。這回,要抓多少右派呢?”完全讚賞遼寧日報的也有,司馬南認為:這問題不僅限於“外國好、中國壞 ”,其實質是:一些大學老師在課堂上背離憲法原則,講社會主義的壞話,想取消共產黨的領導。蘭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林治波贊道:“遼寧日報做得對!這些年來,在和平演變背景下,許多 教師公知化,唯美國馬首是瞻,把自己祖國說得一無是處、一團漆黑,嚴重誤導學生”。尹國明邊附和邊把矛頭指向賀衛方,“高校講台早成為反華勢力滲透重點,讓賀衛方這樣的美國線人如魚得水”。被點名的北大法學系教授賀衛方溫和反擊:“‘遼報’諸公真可笑!馬克思主義不是西方刻度?居然把知識人應有的批判精神說成是抹黑中國,實在太抹黑中國媒體!”官媒站出來為遼報護駕。此處僅列舉幾個標題。新華網:『“呲必中國”的高校老師如何教書育人』,人民網:『“呲必中國”算哪門子“學術自由”』,中國青年網刊登署名國平的文章 『“呲必中國”不能成為課堂必備課』。而且,為配合遼報的“呲必中國”, “自干五”一詞也被『光明日報』合法化。該報發表題為『“自干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踐行者』: “筆者要旗幟鮮明地站在‘自干五’的角度說幾句話,因為他們是在實事求是的前提下對污衊中國的言論進行理性、歷史、客觀的闢謠、解釋和批判”:“他們不像 ‘網絡水軍’那樣拿錢發帖,而是廢寢忘食地自費查資料、找理論;他們鼓勵理性思考,習慣引用文獻和已有資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而不是盲目佔據什麼‘道德制 高點’;他們對能夠提供資料並理性思辨者持有寬容態度  這與那些戴着有色眼鏡看社會,用尖刻、嘲弄的語言來攻擊政府和社會現實的所謂‘公知’和‘精英’’有着本質的不同。”馬曉霖感嘆:“見了『光明日報』自干五的文章,『遼寧日報』卧底教育全國大學老師的文章,知道網媒崛起時代,紙媒的墮落和編輯高層高素質人才流失的嚴重”!您心目中的老師應該是怎樣的?老師是否應該有批評精神?歡迎在法廣“大家評說”論壇發表意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