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明鏡書刊

強人習近平是怎樣煉成的

發表時間:

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前,沒誰把“強人”這個詞跟習近平牽扯上。他上個世紀80年代初走上仕途,直到五年“王儲”期間,都沒有顯現“強人”特徵。但在他接過了中國黨政軍大權之後,人們說他是繼毛澤東之後的“強人”。最新一期《調查》雜誌,以“新強人習近平”為主題。今天的“明鏡書刊”節目,我們請參與這期雜誌編輯的明鏡集團總主筆高伐林先生來介紹這一期《調查》。

明鏡集團《調查》第22輯
明鏡集團《調查》第22輯
廣告

法廣:《調查》雜誌為什麼以“新強人”來形容習近平?

高伐林:過去人們對習近平的施政走向有各種猜測,但現在都集中到他最明顯的施政特徵上,那就是:強勢。這一期《調查》可以說是迄今最完整、最詳盡的習近平傳記,整期刊物以30萬字列舉了這位新強人的種種表現:上任之前就對軍委班子大換班;上任之後很短時間內就當仁不讓地給自己接連加冕;他主政下各個領域全線出擊,咄咄逼人;他還屢屢發出“誰怕誰”,“壯士斷腕”,“個人生死毀譽無所謂”等豪言壯語。他的強勢風格,不僅遠遠超過前任胡錦濤,也超過前前任江澤民,甚至有人認為,也超過鄧小平,直追中共的開國領袖毛澤東。

法廣:接掌大權前後,給人的感覺判若兩人?

高伐林:上任之前,他的強人性格多少有所流露,例如在訪問墨西哥時,指斥外國對中國指手畫腳是“吃飽了飯沒事幹”。不過那時他給人的印象,總的來說是“憨厚內斂”。這與中共制度有關,更與中國文化有關:掌權之前往往“夾着尾巴做人”,盡量韜晦,避免“樹大招風”;一朝權在手,才把令來行。

法廣:但習近平這位“強人”,不是一朝突變的,他是怎麼煉成的呢?

高伐林:這期《調查》雜誌敘述,其中,有習近平自身的經歷:他出身高幹家庭  但父親又被毛澤東整得很慘、全家落難多年;習近平是在“文革”,尤其是在他當知青上山下鄉期間形成世界觀和性格的。他在極窮極苦的陝北山溝里“戰天鬥地”,身上深深打下知青的強悍烙印。看他今日表現,說得直率一點,就是有一股不信邪、不服輸,甚至是“渾不吝”的勁頭:“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法廣:還有什麼原因呢?

高伐林: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個黨在權貴利益集團把持下,腐化墮落到了天怨人怒的地步,到他接任,黨確實到了生死存亡關頭,若沒有強有力的手來掌舵,很難度過危機。習近平本人也極力渲染這一點,用蘇共、蘇聯所謂“前車之鑒”來激起黨心軍心和民心的危機感。這個時候,人們對於強硬舉措更有忍受力,哪怕有些舉措十分過分,例如,他改變“文革”後形成的集體領導體制,一口氣兼任十多個頭銜;再如超越法治的“雙規”、不由分說強硬封殺黨內和民間不同意見,等等,人們都會說“亂世該用重典”呀,“不過正不能矯枉”呀,“非常時期要用非常措施”呀,為他開脫和背書,進一步助長他的強勢。

法廣:強人應該也有賴於強國吧?他趕上了中國國力顯得最強盛的時候。

高伐林:沒錯!儘管是“享祖宗福,造子孫孽”,但中國的綜合國力排名,畢竟與美國並駕齊驅了。過去毛澤東被人譏笑為“窮橫”  為何“窮”卻能“橫”?因為自家反正沒有多少罈罈罐罐,穿草鞋就敢跟穿皮鞋的賭狠;現在呢,中國真的是有本錢了,可以大手筆地揮灑了,所以習近平在國防、外交、金融、文化乃至外太空競爭各個領域,都轉守為攻,不再遵循鄧小平所制訂的韜光養晦方針。以前不得不接受列強定下的規則,早窩了一肚子火,現在要求參與甚至主導修改規則:要用“中國模式”、“中國道路”,來與普世價值的世界主流文明分庭抗禮了。

法廣:習近平的親屬是否也對他成為強人做出了貢獻?

高伐林:這期《調查》披露,他的親屬,尤其是他姐姐齊橋橋,主持家庭會議,轉讓自己的企業,做出犧牲,為習近平消除後顧之憂。《調查》還澄清說,網上現在流傳的習近平的女兒的照片都不是真實的;並首次披露了她留學哈佛的秘聞:她沒用真名習明澤,也沒用“木子”這個小名,而是另外起了化名,叫楚晨。

習明澤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難得的是她保持了淳樸的平民本色:《調查》首先披露了習明澤在國內經常坐地鐵、逛街,弄得中央警衛局十分緊張。當然,她從小交往圈就有限,只能與小姑習安安的孩子玩在一起。一位熟悉她的高幹子弟說:習明澤沒有那種裝腔作勢的“太子黨”習氣,“她更適合生活在美國”,但可惜她必須考慮父親的處境。在受到國內一些人詬病、海外一些人威脅之後,習明澤一度被父親嚴令回國,但風頭過去,她又回到美國繼續求學。

法廣:強人習近平真能力挽狂瀾嗎?

高伐林:《調查》分析說:人們津津樂道“強人”,而不管“強人”的理念、動機和目的,這本身就表明了人們的實用主義甚至是勢利眼的誤區。《調查》在敘述習近平一系列強項優勢之際,也指出他暴露出來的虛弱。例如,習近平說要“三個自信”,但他不顧場合地引經據典大秀各種古文古詩,就透露他內心深處很不自信的一面;擡出周小平這樣的小混混,也暴露了他的外強中乾。《調查》更指出了:習近平的強,遠不是制度之強,若他不能善加利用建立起來的強勢,轉為建立讓中國長治久安的憲政制度,不可能挽救中共的危機,倒是很有可能強弩之末,最終人亡政息;更不用說,若一味逞強,更有可能激起反彈。

明鏡新聞網:http://www.mingjingnews.com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