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日本 政治

日本開始銷毀二戰期間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

在中國東北地區一個由日本建造的工廠里,今天(12月1號)開始銷毀二戰期間遺留下來的化學武器的工作。法新社報道,為了徹底銷毀這些化學武器,日本政府之前決定在吉林省敦化市的哈爾巴林建設化武處理系統,在這個地區發現了日本皇軍當年遺棄的數量最多的化學武器遺址。

銷毀二戰遺棄在中國化武的工廠建在吉林敦化市哈爾巴林地區
銷毀二戰遺棄在中國化武的工廠建在吉林敦化市哈爾巴林地區
廣告

中國和日本雙方員工共同參與化學武器處理工作。法新社指出,這是中國和日本兩國罕見地一個合作案例,因為日本在二戰期間的責任一直是兩國關係中十分敏感的議題。日本官員青山明彥曾指出,根據中方提供的資料,哈爾巴林地區儲存了中國發現的大約90%的化武,約有67萬多枚,但是否都是化武還有待進一步確認。

中國和日本1997年簽署了聯合國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兩年以後,中日兩國簽署協議,由日本提供資金,設施和人員對二戰遺棄下來的化學武器進行銷毀,原本決定於2007年實現這一目標,但這一期限被多次延後。

據報道,在中國十幾個地區發現了日軍遺留的化武,對當地人的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的威脅。

這些化武一旦被挖掘出來,將臨時儲存在中國的倉庫中,而摧毀工作將漫長而複雜,因為其中的大部分武器均遭腐蝕,而有一大批已經鏽蝕變形,所以很難拆除。

據報道, 日本銷毀遺棄在華化學武器過程分八步走,分別是:運送、拆包、爆炸、膨脹、消毒、過濾、排放和善後。 早在1999年中日雙方談判時,中國就要求日本將化學武器運送回日本進行銷毀。然而,日本聲稱國內法禁止化學武器 入境,國民也難以接受,加上遺棄化學武器長年在地下和水中,有的已出現滲漏,運輸難以確保安全。因此,請求中方允許在中國境內銷 毀。中方出於盡早處理此事的考慮,同意將化學武器在中國境內銷毀。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