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劉必榮教授談台灣地方選舉藍天變綠地國民黨慘敗

發表時間:

十一月二十九日台灣地方選舉結果,國民黨慘敗,除了自稱墨綠色路線的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打敗亨通兩岸的台灣政治世家大佬連戰的兒子連勝文,與此同時,民進黨也是台灣從南到北的其他縣市,有如破竹之勢地襲卷選票。情勢可謂國民黨落花流水,讓國內及國際跌破眼鏡。本次中華世界邀請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為本台(法廣)分析點評本次台灣選舉結果對島內及兩岸關係的影響。

台北市長柯文哲
台北市長柯文哲 中文網絡照片
廣告

法廣 : 台灣國民黨此次地方選舉六都只保住了一都,而且國民黨明日之星的朱立倫原本被看好能夠獲勝超過民進黨對手游錫堃十萬票,結果只贏了兩萬票,有人說,可以算是敗選。此次,全台灣從北到南,都是如此,國民黨兵敗如山倒,怎麼會如此慘呢?
劉必榮教授:
一個此次國民黨慘敗有一般的原因及各別的原因。一般原因是國民黨中央的政策不太符合人心,如:核四政策、服貿簽署的決策不透明、貧富差距擴大,經濟問題, 以及前一陣子產生的食安的問題,假食物及黑心油等等問題,還有一些個別縣市國民黨的執政不符合民望等等因素都讓國民黨這次選得非常辛苦。而且此次我們可以看到這候選人上面,由於國民黨內部分裂,造成馬英九與王金平的分裂,所以很多地方退不出好的候選人,如台北市,推出連勝文先生,人是不錯,但我覺得他的政見急救章,而且他的整個襄樊與選戰的打法與年輕世代的想法不同,他太老派的想法,組織戰,但沒有想到網絡及獨立的選民們的想法與舊時代不一樣。而且對於年輕人,經濟似乎起不來,而連勝文的連家又非常有錢,這就造成不滿及反彈現象。

至於朱立倫不能如預測的大勝,卻變成慘勝,我覺得最主要是因為輕敵。許多國民黨的泛藍選民以為朱立倫一定會贏,因此很多人沒出來投票。而綠派選民想不要讓游錫堃輸得太慘,所以一邊不出來,一邊都願意出來投票,因此差距就越來越近。

此次,由於國民黨的一些政策引起民怨,我們也不認為國民黨會贏,可是沒有人會想到,會輸得這麼慘。這也是國民黨有史以來最台灣地方選舉輸得最多的一次,所以造成很大的震撼。

法廣 : 如果把此次選舉當成馬英九的期中考,失敗了,那麼有沒有可能在期末考,也就是2016年的總統大選,國民黨還可以扳回一城,而且如何扳回來?
劉必榮教授:
馬英九是否能夠扳回來,我覺得當然永遠都會有機會,但是會很辛苦。因為馬英九已經執政六年只剩下不到兩年。還不算是期中考,他的八年總統任期,已經擔任了六年,引起民眾不滿意,要靠後面的一兩年扳回來,有點累!而且民進黨的氣勢非常的旺,氣勢如虹,一副要直取2016的樣子。所以,如果國民黨能夠快速提出一個比較好的政策,或者說,民進黨的執政當中犯下什麼錯誤,或者他們太過驕傲,讓民眾認為,還沒選他們當總統,他們就自己覺得可以直取2016,這才有可能造成一些翻盤。不然的話,國民黨想完全保住中央的政權,老實說,是比較辛苦的。

法廣 : 柯文哲旋風對於台灣政壇會產生什麼影響?
劉必榮教授:
對於柯文哲的旋風,台灣有很多不同的解讀,到底是只是他代表了新的選舉風氣,還是他真得已經打破台灣藍綠的版塊呢,還是說,只是柯文哲個人的魅力。我個人比較傾向說,有待觀察,那是柯文哲個人的魅力。柯文哲現象不太可能在別的縣市再複製。我覺得,不是那麼容易的。可是網路時代起來,過去認為是空氣選票的現在統統變成實體票之後,這表示台灣的選舉文化在變,青年人比較自主,然後青年人也更樂於參與投票,這是一個新現象。但是這個現象是否能複製出好幾個柯文哲,這裡有新的,有變,有不變的地方,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去觀察。

法廣 : 這次選舉,活躍兩岸的台商如郭台銘等等大企業老闆似乎反倒成了票房毒藥。這個態勢下去,會不會導致兩岸目前活絡的關係因此而就此打住,滯礙不前?
劉必榮教授:
一個其實這次選舉有一個特色,台灣過去選舉會分統派或獨派,從結構來看是分左派與右派,這次卻變成垂直變化,成為階級對立,變成庶民對權貴。可以這麼說,過去是水平的結構:左派與右派,這次是平民對權貴,那麼是否會影響兩岸關係呢。這次選舉看不出來對兩岸關係是否會造成什麼衝擊。只是有些人說,兩岸關係和解歸和解,ECFA簽了,似乎只獨厚某些家族,所以他們覺得,看起來是反兩岸,其實也是反貧富差距。
所以我們現在要看到是,如果2016民進黨真的執政的話,它能不能提出一個比較好的大陸政策,它的大陸論述能不能變得更為完整,而讓老百姓放心,。我現在看到民進黨已經在往這方面做,他們也希望在這一兩年內能讓大家覺得說,我們做好大陸政策,是能夠執政的,如果這樣,兩岸關係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民進黨還在那裡繼續辯論,拿不出兩岸政策,就算它2016取得政權之後,北京也會採用觀望的態度,那時,兩岸關係就會停滯。

所以,這一兩年內,看看民進黨與共產黨彼此交叉來往,接觸,以及民進黨的論述是否成形,這都關係到2016以後兩岸關係的發展。

兩黨之間是否能夠捐棄成見合作,推動服貿及貨貿協議,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民進黨也應該想一想,如果這兩年經濟搞壞了,2016年,他們接班以後,也是接下一個爛攤子。所以他們也必須為2016年,萬一他們真得入主中央去執政後,他們會承接到一個什麼樣的經濟盤,他們必須要這樣去算。所以這樣算,他們就犯不着把台灣經濟搞壞。所以這樣看,其實還是應該有一點機會,可以推進兩岸的關係。但是,這需要一個盤整的時間,雙方都需要整頓,尤其是國民黨團需要內部的權力逐漸穩定之後,總統、行政院長、國民黨主席都已經穩定之後,它才能去想,它的政策該怎麼樣推。就這樣來講,可能會耽誤一些時間,這是實話。

以目前推出來毛治國擔任行政院長,我們可以說國民黨政策是以穩定為主,就不太可能有什麼大開,大合的大格局。以目前情勢來看,如果行政院要推出任何政策,如果受到地方諸侯的牽制,那政府也推不動。所以可以看得出來,台灣今後一兩年的政策,相對會變得比較保守一點。

至於馬英九因為還是中華民國總統,所以他辭掉黨主席之後,就要看新的主席是否覺得黨要重新團結,馬英九開除王金平黨籍的主張,是否就算了。這個優惠影響的後面的發展。不過,說實話,馬英九愈來愈式微了,會是撐着把後面這一兩年總統任期做完。

國民黨內部如果出現分裂、奪權,那是台灣的災難。但目前還沒發生這種奪權卡位的現象。不過,國民黨剛剛慘敗,所以還沒有人敢去想、去講這個問題,大家也都在觀望。看看誰會出來競選黨主席,誰會在政策上發表大聲或是改革性的講話。誰在這裡面趁機擴張影響力,目前,大家都不敢動,因為這是,誰動,誰就會變成罪人。所以要等情勢慢慢穩定,傷痕逐漸平復了,國民黨要再出發時,那時看各個戰將各就各位,政治圖像就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了。

備註:本節目的開頭幾結尾為您播放的歌曲,是本次台灣選舉引起全台灣及國際社會矚目的成功勝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醫生教授,在競選造勢時為突出其追求公平正義理念的代表歌曲。這首以台語唱出的歌曲,曲名為“白色力量”。柯文哲的祖父當年也是台灣228事件白色恐怖的受害者。此次參選之初,柯文哲的82歲老父親原本堅決反對自己的兒子從政,他說:政治讓“我失去了自己的父親,我不想再失去兒子。”柯文哲因此拖了相當長的時間,最後終於說服父親,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態勢宣布參選台北市長。柯文哲信誓旦旦地說:要重新塑造及定義“政治人物”,他的新穎風格也被台灣民眾稱為“非典型政治人物”。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