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體壇動向

國際奧委會今明兩天投票決定改革方案

發表時間:

國際奧委會第127次全會12月8日至9日在摩納哥投票表決“奧林匹克議程2020”改革方案。中國媒體評論說,在國際奧委會主動謀求華麗轉身時,以奧運會為終極導向的中國體育,不能依舊沉浸在自己唯金牌論的世界裡,而是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進行積極有效的改革。

廣告

國際奧委會第127次全會12月8日至9日在摩納哥投票表決“奧林匹克議程2020”改革方案。方案包括40條改革建議,比方說, 降低申辦成本、舉辦成本、加強奧運會管理的靈活性、保障奧運會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與其它體育賽事組織者合作、開啟奧林匹克頻道、建立2000萬美元的國際奧委會基金保護乾淨的運動員、注重奧運會遺產意識培養,甚至提出在特殊情況下允許多個國家或地區聯合舉辦奧運會的設想。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還提出將“不得因性取向產生歧視”寫進奧林匹克憲章中。與此同時,為表明男女平等的立場,這位61歲的德國人建議在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增加更多女性人選,並支持在花樣游泳等局限單一性別選手參賽的比賽中,開設“異性”項目。

巴赫在7日晚舉行的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強調該議程是對奧林匹克運動未來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路線圖。巴赫演講進行了半個小時,他呼籲委員們支持改革,”他說,“只有當你準備好改變自己,你才能激勵別人做出改變,而我們此時聚集在這裡,正是要在體育領域的變革中充當引領者。”

對於巴赫的改革方案,文匯報分析,高額的辦賽成本以及投資收益率的不確定性,才是致“冷”的關鍵因素。目前部分國家,政府對於奧運品牌已不再趨之若鶩。經濟形勢的不景氣多少有所影響,然而在四個退出2022年冬奧會申辦的歐洲國家中,沒有一個來自歐債危機的重災區。

為解決這一源自國際奧委會外部的難題,除奧運工程規模必須與申辦國經濟、體育等發展情況相匹配的強制規定外,巴赫首度提出在特殊情況下,允許多國或多地區聯合申辦奧運會的設想,為小國辦賽提出了另一種方案。與此同時,為迎合申辦國國內市場,巴赫建議打破夏奧會28個大項的限制, 在保證參賽運動員總數不變的前提下,允許申辦國提議在單屆奧運會中加入部分非奧運項目。

但是,文匯報提出,如果嚴格控制辦賽成本,基礎設施較為貧瘠的小城市,屆時又該如何應對從全世界洶湧而來的人群?運動員基數不變, 倘若加入新項目,勢必會損害部分競技項目的利益,國際奧委會又該如何處理與單項體育聯合會間的緊張關係?

國際排聯終身名譽主席魏紀中認為,國際奧委會的這次改革不同於1999年薩馬蘭奇的那次改革。新華社的報道,那次是在奧林匹克運動面臨危機時的被動改革,而這次“議程2020”的改革是在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新形勢下對於將來可能遇到的挑戰進行的具有前瞻性的改革。

國際奧委會的改革計畫對中國也有影響。中國的北京、張家口正在申辦2022年冬奧會,目前只剩下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唯一一個競爭對手。國際奧委會的改革措施中,如降低承辦成本、取消比賽項目數量限制、東道主可以提議比賽項目等,對一旦成功申辦的中國,都是利好消息。中國解放日報評論說,在國際奧委會主動謀求華麗轉身時,以奧運會為終極導向的中國體育,不能依舊沉浸在自己唯金牌論的世界裡,而是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進行積極有效的改革。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