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美經濟學家:中國將繼續在減排問題上前行

發表時間:

周末版的法國日報頭版報道的焦點紛紛圍繞國內事務展開。“如何終結生命”的問題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門話題。總統奧朗德宣布:2015年將出台新的法律草案,病患者將獲得更多地權利,不過總統並沒有明確提及安樂死問題;文化領域正面臨削減預算的前景;以及郵政系統員工如何將一封封信件傳遞到各家各戶的運作方式,是周六齣版的各報關注的重點內容。

廣告

此外,在秘魯首都舉行的世界氣候大會進入尾聲,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表現,受到各方的格外關注。周六齣版的《解放報》和《費加羅報》分別刊出對美國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Jeffrey Sachs)的訪談內容以及中國國家發改委專家李俊峰的觀點。

《解放報》指出:應於周五晚間閉幕的利馬氣候大會,如能在194個國家之間達成協議,將富有決定性意義。非政府民間組織以及那些最貧窮的國家揭露在減排問題上令人擔憂的現狀。不過,美國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著名全球發展問題專家傑弗里-薩克斯卻認為:利馬會議進行的辯論充滿積極意義。薩克斯指出:利馬會議出現了一些決定性的事情。首先,各方在2015年巴黎峰會的議題問題上達成諒解:巴黎峰會大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努力在下個世紀之前,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第二,為達此一目標,各方的談判人員紛紛對經濟深度脫碳的主張表示認同;薩克斯認為,這絕非一個小小的舉措,而是一次真正的變革;第三,他希望各國政府能夠共同向世界表明:將為達到此一目標引路。

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指出:氣候變暖已成為現在就要面對的問題。2014年,是19世紀末以來,又一個最炎熱的年度。氣候反常現象日益增多。世界各地的颱風、龍捲風、旱災、水災不斷。聯合國下屬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Giec)提請我們:如要達到將升溫幅度控制在2度之內的目標,需從現在開始採取行動。巴黎峰會將是作出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政治選擇的最後一次機會。薩克斯還強調說,在他看來,利馬大會最後一個具有根本性的變化是:中國的態度。現在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發出了一個關鍵的地緣政治信息。中國一反過去的常用方式,明確作出儘力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30年左右開始減少的承諾。過去,中國傾向於將減排責任推向發達國家。薩克斯認為,中國態度的轉變“僅僅是一個開始,它還將繼續前行”。

《費加羅報》今天刊出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的觀點。12月初舉行的中歐論壇,根據人民日報網站刊出的內容,將李俊峰的講話譯成了法文。針對中國政府採取怎樣的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問題,李俊峰指出:中國是最早批准京都協議的國家之一。他還列舉了中國政府從1998年起推出的一系列能源法規及確立的具體目標。李俊峰指出:應該合理限制能源成本,減少煤炭消費。科技創新是改善能源計畫的關鍵。

在談到當前各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上存在的分歧問題時,李俊峰表示:雖然各國一致認同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一致的行動,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卻存有分岐。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