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金鐘:令計畫案浮現“新四人幫”和“團派”式微

發表時間:

令計畫被宣布違紀而受調查,但官媒並未指出所謂違紀內容。在簡簡單單的宣布之後,是海內外媒體評論和網絡言論的紛紛發表。一些分析認為:令計畫和薄熙來,周永康,徐才厚形成了一個事實上的“新四人幫”,另一些分析指出:習近平整肅令計畫是“權鬥式反腐”,是向胡錦濤的“團派”勢力開刀,既加強習近平自己的權力基礎,背後也有江澤民勢力影響的影子。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如何看待這些不同的分析與判斷?香港《開放》雜誌主編金鐘先生接受了本台的採訪。

金鐘:現在看來這裡面確實有非常嚴重的權力鬥爭,這個所謂“新四人幫”是不服氣習近平上台。周薄徐令四個人看來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薄熙來是第一個倒台,那時周永康就公開地支持他。大家也看到薄和徐在開會時坐在一塊不斷地交頭接耳。而令計畫是胡錦濤的人,是他的“大內主管”,是當家的,他才50多歲。可以想象這樣的人野心很大。令家兄妹的名字“政策,計畫,路線”等等,從這一套可以看出他們生長的家庭是中共“黨文化”“黨天下”傳統之深的家庭,他們的權力慾望是很大的。

當然官方現在不會承認,將來也不會公開說他們篡黨奪權,因為他們在意識形態方面要擺出一副跟文革,跟毛時代有所區別的姿態,這樣是可以討好老百姓和國際觀瞻的。但現在看來,他們四個人的確很有可能結成了非常密切和強有力的政商聯盟,即權力和金錢的聯盟,一個網絡。

從腐敗程度上說,這四個人中,現在看來就是薄熙來的經濟問題還不大,其他三人是瘋狂地斂財。徐才厚家裡的現金有一噸重,令家的財富拉了好幾卡車,周永康是上百億的金錢網絡,好厲害,政法系,四川系,石油系等等。所以他們有意在19大的時候推翻習近平的領導地位讓薄熙來上台。當然官方沒有承認,我們沒有官方的證據,但是根據整個案情中知道的一些事實可以做出這樣的推斷。這樣的話就是相當嚴重的,因為這個時代就是“向錢看”的時代,貪污腐敗沒有什麼好說的,所以就用“經濟犯罪”“貪腐”來打他們,讓他們落網下台。

法廣:大體上,您也相信“新四人幫”這種說法?

金鐘:以前的老“四人幫”也是關係密切,互相配合,目標一致,野心很大,就是根據這種特徵給他們戴的這頂“四人幫”帽子。我想現在說“新四人幫”也是這個意思,而並不一定是說他們有什麼幫派的組織在裡面,所以我覺得這個說法是可以的。

法廣:但是令計畫是胡錦濤最信任的助手,他怎麼會做這種事呢?

金鐘:我想是這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令計畫在胡錦濤任內不斷高升,擁有了很大權力。你看他今年才58歲,胡錦濤的10年就是他的46到56歲。這也反映出胡錦濤這個人非常窩囊,膽小怕事,因為他本人既不是紅二代,又不是官二代。按薄熙來的說法,胡錦濤就是給他們看家的。對待很多政治經濟問題,胡錦濤都知道,但不敢處理,尤其不敢處理最高層的問題。

問題是令計畫捲入參與了周永康同夥的勾當,所以,胡錦濤下台後,由於令計畫依然有很高職位,仍然會與習近平爭奪權力發生矛盾。有左派背景的香港《信報》就講:這次習近平把令計畫搞下台是得到胡錦濤支持的。儘管胡錦濤在台上時,令計畫把胡錦濤伺候的非常好,但現在是習近平的天下,所以胡錦濤一定支持。這中間我覺得也沒什麼矛盾,最關鍵的是令計畫這一夥和習近平有權力上的衝突和矛盾。

法廣:胡錦濤的“團派”勢力以後就式微了?

金鐘:按照他們接班的程序來說,中共現在是第五代了。他們接班實際上是按年齡排隊的,60歲上下的時候就到了最高層,做兩任10年,70多歲下台。到了習近平這個年代,“團派”就要慢慢地“式微”,就是“失勢”。習近平這一代的背景是知青一代,也就是文革的中學生那一代人。這和胡錦濤溫家寶那一代的標準團幹部背景不一樣。如果說專門針對“團派”,才來收拾他們的話,這麼說當然也可以,但是並不準確,因為“團派”現象是有一個時間段的,高潮就是胡錦濤溫家寶,當然是輪到他們了,現在“團派”已經過時了,他們中間有一個代際的矛盾。

聽眾朋友,以上是對香港《開放》雜誌主編金鐘先生的採訪,談與令計畫被調查相關的說法“新四人幫”和“團派”在中國政壇式微失勢的話題。感謝金鐘先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