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中國政協會議閉幕 涉台問題被大幅寫入政治決議

發表時間:

聽眾朋友,中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星期五下午閉幕,閉幕會上通過了政協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以及政協會議政治決議等。政治決議提出要廣泛凝聚五方面共識:改革共識、發展共識、法治共識、反腐敗共識和價值觀共識。並做到“五新”:協商民主有新加強、民主監督有新舉措、制度建設有新進展、增進團結有新作為、履職能力有新提高。

要聞分析
要聞分析
廣告

中央社的報道指出,在大陸實施一黨專政的中共,經常宣傳所謂“中國特色的民主形式”,並以讓全國政協委員可在全國政協全體會議或常委會進行口頭髮言,作為中共統治下的“民主”樣板。然而有中國媒體報導說,全國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會議口頭髮言,要事先“過三關”,通過審查才能發言,且有八方面禁談。

中國新文化報周五描述了全國政協委員無法在全國政協會議中暢所欲言的情形,發言必須先經過審查。報導指出,大陸每年全國政協會議都有30、40個“登台”發言的機會,儘管最長發言不得超過8分鐘,但每個全國政協委員都希望能夠得到這個發言機會。這篇報導稱,為了讓發言的全國政協委員“以調查研究為基礎,要言之有物”,雖然採取“自願報名、不指定、不照顧”等原則 ,但要發言者必須事先提交發言稿,而且“過三關”,才能獲選進行口頭髮言。

全國政協發言組工作人員說,第一關是發言者先通過全國政協官網輸入姓名、委員證號和密碼取得認證;第二關進入平台後提交發言內容稿;第三關則由閱稿責任人審閱發言稿後提出閱稿意見,必要時還徵求相關政府部門與專家意見,最後由秘書長辦公會議審議,確認哪些委員可上台發言。此外,當局規定八方面內容禁止在全國政協發言,其中包括涉及中共和國家秘密者;法律、法規和政策所禁止者;委員對所在組織、單位有關組織事宜和人事安排等方面的意見等。

此次政協會議的一個重要看點是習近平4日發表的兩岸“四個堅定不移”,被寫入政協周五發表的政治決議。決議並提到,習近平4日的談話對推動實現“兩岸關係和諧發展有重要意義”。中央社指出,也因此,中國全國政協第12屆第3次會議今年發表的政治決議,涉台部份的篇幅與字數,遠多於中共本屆領導班子組成後的2013及2014年。政協去年的政治決議中,涉台的部份只有“全面貫徹對台工作大政方針,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一位大陸涉台學者說,台灣九合一選舉後,民進黨在2016年總統及立委選舉的形勢快速看漲,讓大陸產生警覺。此時,藉由領導人及各種立場一致的表態,讓台灣各界明了大陸的底線何在,避免誤判,並不出人意料。距離台灣2016年大選還有10個月,大陸由習近平帶頭放話,看準的應是台灣今年將越來越熱的選戰話題,特別是隨之而來的兩岸政策攻防。證明大陸嘴上說不評論台灣選舉,骨子裡可是既盯得緊、又防得嚴。

打擊貪腐問題在兩會期間自然受到廣泛關注。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向人大提交的工作報告指出,指去年按中央反腐敗政策查辦了四萬一千多宗各類職務的犯罪案件,涉及5500多人,人數較2013年增7.4%。報告指“老虎”、“蒼蠅”一起打,去年查辦貪污、賄賂、挪用公款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案件3664宗,同比上升42%;查辦縣處級以上國家工作人員4040人,同比上升40.7%,其中廳局級以上幹部589人。

法新社分析說,習近平打破了他本人所代表的中共黨內具有共識的領導人形象,在中共黨內展開一場反腐清洗運動。他越來越集權,並培養個人崇拜。法新社說,習近平打亂中共官場,這是一場帶有很大風險的賭博。習近平接班,得到兩位前中共領導人江澤民和胡錦濤的支持,被看作是中共各派達成共識都接受的接班人選。但習近平上台後掀起大規模反腐運動,他這樣做與過去中共高層某種程度的謹慎截然相反。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一名政治學家指出,習近平上台後的表現與他上台前給外界的印象完全相反。他現在是一個“麻煩製造者”的完美化身。如果當年中共領導人能預料後來發生的事情,是絕不會選擇習近平接班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