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以未來世界財主自居

發表時間:

繼英國之後,法國、德國以及意大利周二也紛紛宣布將加入由中國領銜主導的亞洲投資銀行,引發歐盟的盟國美國的強烈不滿,費加羅報周四在觀點欄目刊登了該報專欄作者法布里斯-諾德 •朗格羅瓦 (Fabrice Nodé-Langlois) 的文章,對歐盟國家之所以無視美國的規勸堅持加入亞投銀行的原因做出了分析。這篇文章的標題是:中國以未來世界財主自居。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文章指出,上周英國財務大臣宣布英國有意加入中國提議創建的亞洲投資銀行的決定,立即引發美國的憤怒,而本周歐盟其他三個重量級國家同時宣布將緊隨英國,加入亞投銀行,促使美國財長雅各布•盧高明確站出來表示他對此事的擔憂。那麼,美國所擔憂的究竟是什麼的?文章介紹說,中國主席習近平2013年訪問印尼使提出了創設亞洲投資銀行的主張,亞投銀行的資金規模為500億美元,英文簡稱為AIIB,旨在為亞洲地區的基礎建設融資。去年十月,該銀行創建時,就有二十多個國家宣布參與,這些國家中除了中國的鄰國以及東南亞地區國家之外,還包括卡薩科斯塔、卡塔爾以及阿曼等富有產油國。對習近平來說,亞投銀行將是亞洲經濟一體化的一大重要的工具,中國的影響也將隨之進一步的擴大。亞投銀行將與金磚四國銀行一同為中國的兩條新絲綢之路的建設提供融資。美國政府對此計畫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美方表示擔憂亞投銀行資助的發展計畫不尊重信息透明、保障人權以及保護環境等一系列的標準。對此,歐盟國家的回答是必須加入銀行才能夠更好地監督。作者分析說,事實上,對華盛頓來說,亞投銀行可能成為目前由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的競爭對手。同樣,美國的盟國日本也對此倍感擔憂。日本近半個世紀以來掌控着亞洲發展銀行。一次全球性的爭奪影響的戰爭已經打響,而這一次所使用的武器是金融實力。

近幾十年來一直是世界工廠的中國正在準備成為世界銀行債主。中國擁有四萬億美元的外彙儲備,完全可以在世界金融市場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全球金融市場每天流動的資金金額達到9900億美元,實在令人乍舌。而其中用於國際商品貿易的兌換資金僅佔5%,也就是說,每天500億美元,其餘的資金都在無形的金融市場流動。費加羅報文章作者評論說,三十五年前,中國改革開放時嚴重缺乏資金,德國是最先向中國大規模投資的國家之一,中國市場出現的第一輛外國車就是德國的大眾牌汽車,今天德國在中國市場所佔的優勢也就是當初大規模在中國投資的反饋。中國今天對東南亞地區國家採取的也是同樣的戰術。文章最後總結說,美國的其他盟國澳大利亞和韓國以及歐洲其他金融大國,盧森堡和瑞士,不久也將可能加入亞投銀行,因為對這些歐洲國家來說,亞投銀行是進入亞洲市場的另一大工具,他們尤其不希望以中國為龍頭的金融投資列車從他們眼皮底下開過去。

周四法國各大早報無一例外地以突尼斯槍擊事件開局,左翼解放報指出突尼斯槍擊事件的目標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的一個真正的民主體制,該報頭版標題就是:遭劫持的突尼斯。解放報社論文章指出,四年前由突尼斯最早發起的茉莉花革命給全世界帶來了新的期望,2011年的1月14日,全球有許多人當天都想做一位令人驕傲的突尼斯人,那麼,今天我們更應該都成為突尼斯人。

右翼費加羅報的觀點也同出一轍,頭版標題是突尼斯也遭受伊斯蘭恐怖攻擊,該報社論文章呼籲捍衛選擇寬容與和平的突尼斯新政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