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台灣面臨六十七年以來最嚴重旱象

發表時間:

●這一周以來,台灣缺水問題浮上檯面,政府已經宣布各種限水措施,民間企業也加強了各項因應準備,到底台灣這次面臨的旱象,有多嚴重?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廣告

這是台灣近六十七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旱象,從南到北,許多重要水庫,水位都快要見底了,連着名觀光勝地日月潭都乾涸到大陸觀光客無法搭船游湖。經濟部長在星期四宣布,叄月二十叄日也就是從星期一開始,目前已經實施第二階段限水的六個縣市,工業用水大戶的自來水供應量減少7.5%,北部地區另外叄個縣市的工業用水大戶,自來水供水量減少10%;然後四月一日開始,新北市部分地區和桃園市更全面進入較嚴重的第叄階段限水,這不僅是限制工業大戶的用水,所有民生用水都包含在內,將採取「供五停二」的措施,也就是說,供水五天,停水兩天,估計有一百多萬戶將受到影響。台灣官方還說,如果情況繼續惡化,還會採取「供四停二」,甚至最嚴格的「供二停二」措施。為了因應這個緊張的狀況,民眾和工業區的工廠開始自救,搶購水桶、水塔等儲水設備,許多工廠更緊急和運水車業者簽訂契約,從其他地區買水,買一車水只要幾百元,但運費卻要兩叄萬元。

●台灣為什麼出現這麼嚴重的旱象?和全球暖化有關係嗎?
沒錯,這的確是受到氣候的影響。根據台灣的中央氣象局分析,去年對台灣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八月的颱風季節,西北太平洋卻連一個颱風都沒形成,九月好不容易有一個秋颱靠近台灣,叫「鳳凰」,偏偏它沿着台灣東部海岸北上,然後就走了,沒有替缺水的台灣西半部帶來雨量,就是因為去年颱風季節,雨下得不夠,導致台灣今年春天進入缺水危機。

本來台灣還可以指望今年春天的「梅雨」,但最新的官方預測發現,今年的梅雨可能延後,甚至可能真的「沒雨」,這讓台灣官方大為緊張,不得不宣布四月一日就要進入第叄階段限水措施,把水庫剩下的一點水,儘量省着用,以免到時候,想節約用水都沒水可用了。

●叄月二十二日正好是聯合國制定的「世界水資源日」,聯合國呼籲人類應正視水資源是永續發展的核心,但與此同時,世界各地也紛紛傳出旱象,請你為聽友介紹一下。

比如美國加州,去年7月開始實施緊急抗旱措施,主要針對戶外限水,包括禁止清洗車道,部分地區一周只能澆草地兩次等,但乾旱問題還是無法解決。這個月十七日,加州水資源管委會通過新的限水措施,包括雨後兩天內不得澆草坪;餐廳在顧客要求下才提供飲用水;在顧客允許下,旅館可以不必每天換毛巾床單。但這顯然沒有台灣來得嚴重。

另外,巴西的聖保羅州爆發84年來最嚴重的大旱,原因是亞馬遜雨林長期遭大量砍伐,造成土地與大氣之間水循環中斷,導致降雨減少,因此聖保羅五座主要水庫的水位一度降到總儲水量的5%,雖然上個月底的雨季讓水位上升到約13%,但由於缺少樹木來涵養水源,導致雨水漫流而白白浪費。巴西官方估計,今年四月至九月,聖保羅可能面臨史上最嚴重的乾季。如今聖保羅的居民時常過着好幾天沒有自來水的日子,越來越多民眾開始私挖地下水井,這個情況可比台灣嚴重。這些都說明水資源的重要性,人類應該珍惜使用,而且應該保護環境。

●從永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台灣官方打算採取什麼措施確保水資源的珍惜使用呢?
近年極端氣候愈來愈明顯,台灣過去每二年才有嚴重水災,每九年出現嚴重旱災,但現在不是水災,就是旱災。根據聯合國預測,目前全球水資源耗竭量遠大於補給量,十年後,全球高達叄分之二地區將面臨缺水問題,名列全球第十九名缺水國的台灣,也無法倖免。眼前台灣將實施限水措施,但長期預估顯示,十五年後,全台灣將有近叄分之一的縣市水不夠用。

台灣現在面臨水價偏低的問題,平均一度自來水,只要新台幣九元多,但學者估計,合理水價每度應在新台幣二十二元。水價偏低導致用水浪費,台灣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350公升,荷蘭每人每天128公升,美國250公升。所以面對這次的乾旱,台灣官方除了宣布限水措施以外,也決定明年元月開始要開徵「耗水費」,每個月用水超過一千度的大戶,將隨水費加徵一成到叄成的「耗水費」,主要是石化工業、金屬、造紙、紡織、電子業等。估計每年能省下翡翠水庫約六分之一的蓄水量。另外,台灣官方也打算實施「旱季水價」,每年十一月到隔年四月的旱季,提高自來水的水價,以引導民眾節約用水。

潔凈的水和清新的空氣一樣,是確保生活品質的最重要基礎,人類應該要以更長遠的眼光,珍惜地球供應我們的這些寶貴資源,才能確保永續發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