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全球連線

何清漣:西方國家和中國的投資理念差別巨大

發表時間:

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成員國資格申請,在3月31日,已經結束。這一計畫推出後,到成員國申請日期截止前,很多國家的態度從開始的冷淡觀望,轉至後來的熱情加入。本台連線旅居美國的經濟學者何清漣女士,和她談談有關亞投行的話題。

廣告

中國外交手腕促成多國參加亞投行

何清漣女士認為:多國從開始的冷淡到後來的積極遞交加入申請,是中國使用外交手腕促成的。先讓新西蘭同意加入,然後以此向英國遊說,不提新西蘭的名字,只說有一個西方國家要加入,引得英國動起來。到目前為止,英國也沒有回答出,(加入亞投行)有什麼好處。而媒體所說的是,加入沒壞處。因為英國對歐洲國家有很好的示範效應,所以(英國一動)歐洲其他國家也動起來。目前大家的想法就是,不管有沒有好處,先去佔個座,然後再慢慢談。

何清漣指出:這當然有其理由。因為作為意向性創始會員國有一個好處---可以參與制定規則,才能成為董事會成員,成了董事會成員才有話語權,所以說目前是這麼一個狀態,不能因為他們(這些國家)都決定參加進去了,這裡就是一個很大、很大的蛋糕。

至於各國是否能在亞投行分到一杯羹?何女士表示,亞投行的盤子就那麼大,規定亞洲之外的國家佔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在董事會的大小,按中國給出的盤子,有三個席位,可歐洲就有七個國家;新西蘭有首戰之功,英國帶動了大家,法國和德國都是歐洲大國,按經濟地位是德國強,按歷史地位是法國,且不說意大利等其他國家,只說這幾個國家就要分那三個席位。何女士估計中國到最後還是會曾加一個(董事會)席位,讓他們作董事會成員,當了董事會成員之後,再能來討論如何投資。至於如何投資,中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投資理念差別是特別的大。

投資理念差別巨大

對於差別大在哪裡呢?何清漣指出,中國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我們的好處是不關注那些接受投資國的政治心態、人權狀態、不幹預他國內政、沒有附加條件。這當然是中國一貫的做法,在非洲、在南美、在亞洲其他國家,都是這樣,好像是不顧忌這些,只要經濟利潤。但是實際上,中國根本上就沒要成什麼利潤。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海外投資已經有近二十年經驗了,有兩位多家企業但是失敗項目很多,其中百分之九十處於虧損狀態。因為這個投資的國家有兩個特點,一個就是政治極度不穩定,比如在利比亞的投資,以前卡紮菲和中國好的時候,(中國)投了兩百多億,結果是血本無歸;還有一個是在委內瑞拉,對他們的投資援助在石油領域,結果現在投資收不回來;在最近,就是斯里蘭卡,中國為了建在科倫坡的港口,花了好大的力氣;希臘也是一樣的態度,等投資之後,再加價要援助,像這樣搞來搞去。而“一帶一路”附近都是這樣的國家,信譽很不好,政治不穩定,然後又耍無賴,那中國這個以援助帶投資的方式,不是西方國家能夠接受的。

而面對接受投資國再要價的無賴舉動,中國將會怎樣呢?何女士指出:中國是投資國,投資之後,工程停止是投資國損失嚴重,此為一;第二是,以前的投資都是中國單獨作出決定,自己決定投多少、什麼時候和什麼方式進行談判。而且(大部分)是通過高層的政治談判。如果有了亞投行,其他國家就不一定接受中國的這種投資方式。比如:本來確定的是十億美元的投資,要再追加十億美元去做賄賂、做援助,英國等西方國家肯定不幹。

如果說不講人權, 這些西方國家可能會接受;不關注其他國家的政治形態,這些西方國家為了賺錢也會接受;但是獨獨要向無底洞里砸錢,這些國家肯定不幹。所以何女士認為,投資理念就會有很大的衝突。

中國這次放棄亞投行的否決權,但是過去,世界銀行能夠操作成功是因為美國享有事實上的一票否決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一套規則,按GDP總量、經濟開放度、經濟效率,還有各種東西全加權,就是投票權了,而現在中國不行。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可什麼事都做不成,所以沒有一票否決制或是一票否決權的國際組織,基本上是無效運作。亞投行今後如果陷入聯合國的那種狀態,那麼基本上是無效運作。所以何女士認為:今後存在着第一,在機制上,實際上就是把(亞投行)變成聯合國那樣的扯皮機制;第二就是投資理念,中國和這些國家很不一樣,肯定要發生衝突,所以對亞投行,要邊走邊看。先看要出什麼規則,再看以後的投資決定是什麼。何清漣信息,在開始運作了以後,有一些國家會退出;再有,會和亞洲開發銀行一樣,陷入無效的狀態。

最後何女士還指出,中國原來建立亞投行的目的是想向外輸出中國巨大的過分產能。因為這個擁有幾十個行業,尤其是和基礎設施有關的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所以成立亞投行的目的就是向外面轉移這些過分產能。但是現在為了要面子,就讓各國佔先,這與中國原來的目的相距越來越遙遠,所以亞投行是否能像中國開始想象的一樣,向外輸出過分產能、為其服務是一個很渺茫的事情。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