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香港政治面對危險變數

發表時間:

街頭的港獨暴力,引發香港民意的憤怒,也揭開港獨的面紗。

廣告

最新一期(2015年第15期)亞洲周刊的封面專題是什麼?
揭開港獨面紗香港政治面對危險變數。街頭的港獨暴力,引發香港民意的憤怒,也揭開港獨的面紗:一些知識分子和大學生在書齋內的論述提出「去中國化」理論,而走上街頭暴衝的先鋒,則大多是底層和教育程度不高的年輕人。北京開始考慮推動「反港獨法」。泛民勢力企圖以港獨推動民主,恰恰弄巧反拙。雨傘運動領袖陳健民認為港獨街頭暴力是法西斯行徑,會毀滅香港。港獨不是香港民主的朋友,而是香港自由民主開放的敵人。

在香港,港獨的訴求普遍嗎?
在香港的社會語境里,縱然許多人對中國共產黨的統治有種種不滿,但港獨從來沒有進入政治論述的討論中。香港社會從殖民時期的「抓港英貪官」到「爭取中文合法化運動」,從抗戰時期的東江縱隊到七八十年代的保釣運動,都瀰漫中華民族主義的論述,更不要說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香港百萬人上街,但他們內心深處,是「反共愛華」,有強烈的「中國人」認同。

香港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本土派出現,他們凡事以「香港人優先」,但本土派當中是否也有分別呢?
本土派也畫分為兩種。一種是承繼了國際左翼運動的力量,為基層說話,反對大財團,反對歧視新移民。而另一種則往往是從族群出發,反對發給新移民福利津貼,也對一切他們認為不是本土的東西加以排斥。

近年由於越來越多人在香港買各種貨品進大陸,他們的行動影響了香港人的生活,所以引發了反水貨客的行動。香港人與水貨客的矛盾產生了哪些變化呢?
對於困擾香港的水貨客問題,香港入境處制定了一份「懷疑水貨客監察名單」,透過不同渠道,包括從被捕、定罪人士的資料、情報收集及出入境資料分析各方面,將懷疑從事水貨活動訪客的資料放入名單內。入境處會針對性地對名單內的訪客作出訊問,若其來港目的有可疑,會拒絕他們入境並即時遣返。自二零一二年九月至今,這份名單已有一萬三千五百名懷疑從事水貨活動人士的資料,拒絕懷疑從事水貨活動訪客入境人次亦已超過兩萬八千多次。最近兩個月,香港一波又一波的反水貨客高潮不斷掀起。那些近年來頻頻往返深圳香港、賺取兩地商品價差的水貨客們,遇到了一些打着「本土」名義的示威群眾,對他們加以抗議、威嚇,背後其實都有一股「仇中」的情緒,認為大陸遊客破壞了香港的環境與安寧。暴力宣洩讓陸港矛盾升溫,港獨者也再次借題發揮。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周刊還有哪些重要內容嗎?
本期亞洲周刊還:台灣藝人李蒨蓉進入台北國軍601旅阿帕契攻擊直升機駕駛艙拍照發在臉書,洩露高度軍事機密,觸犯國安法,突顯軍紀渙散。601旅代號「龍城部隊」,以抗擊解放軍登陸斬首,是衛戍台北最精銳部隊。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