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習朱會在望 國共領袖談什麼?

發表時間:

“習朱會”在望,旨在與中共頭號人物習近平會晤推進新一輪“國共合作”的國民黨新主席朱立倫周六抵達上海,除了在復旦發表演講,當晚還與中共政治局常委俞正聲會晤。俞正聲強調一中原則,朱立倫回應求同尊異,似為幾日後的“習朱會”發出先聲。台灣明年大選,朱立倫聲明不參選,國民黨大選前景黯淡,他此時去北京深受各方關注。

要聞分析
要聞分析
廣告

台灣處在總統大選的前一年,執政的國民黨在地方選舉嚴重挫敗的情形下,目前推舉一個有凝聚力的候選人都有困難。朱立倫是在國民黨地方選舉時唯一一個勝選者,挽救國民黨頹勢的使命就這樣落在了他的頭上。但他已明確聲明,不會在明年參加總統大選。國民黨“新掌門人”不參選,國民黨舉步維艱,這種形勢下,他去北京能做什麼?

況且,上次總統大選敗給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捲土重來,而且志在必得。看看台灣的輿論,甚至緊盯台灣政治形勢的大陸官方,恐怕都已判定蔡英文勝選的可能性極大。國民黨有一種未選先敗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朱立倫去大陸又有何助益?朱和習會談的底盤是什麼?“習朱會”對台灣局勢反過來又會產生何種影響?

朱立倫與習近平會晤,從國共兩黨的角度看,自有繼往開來的意義。從“連胡會”打破兩黨領袖會晤的堅冰,在台灣,國民黨一直在兩岸問題上保持着優勢。馬英九曾經希望“更上一層樓”,希望在去年北京舉辦亞太峰會的場合舉行“馬習會”,北京擔心造成兩國領袖會晤的錯覺,沒有接過馬英九踢過來的球。

馬英九本輪執政,經濟、政治諸種原因,民意一路下滑,在地方選舉國民黨被挫敗後,他被迫讓出國民黨主席。在剩下的任期,馬英九已然像一個看守總統在走着自己最後的路程,在兩岸問題上很難再有作為。朱立倫此行北京,在北京和國民黨方面,可能都更看重的是朱本人的表現,着眼於未來。朱的舉動關乎與北京未來可能的合作,也關乎着國民黨未來東山再起的潛力,“朱習會”對北京當局仍很重要,對未來兩岸關係的影響也不可小覷。

“習朱會”談什麼?對北京,對尚在執政的國民黨,恐怕一個最重大的話題就是重申所謂“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在周六晚間俞正聲與朱立倫的會面中,前者已經明白表示,“國共兩黨2005年開始相互理解,2008年後關係和平發展,基礎是九二共識”。朱立倫沒有直接談到“九二共識”,他強調兩岸要相互尊重,求同尊異。

朱立倫臨行前,馬英九表示,九二共識對台灣最大的意義,就是找到雙方可以接受的政治基礎。 外界預測兩人將談到亞投行,重申九二共識等話題。朱立倫也明確表示,此行將“深化”九二共識。假如五月四日國共兩黨領袖在北京會談中仍然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對正在爭取重新執政的民進黨是一把看不見的軟刀。上屆競選失敗的蔡英文,囿於民進黨自身理念,輸在對兩岸關係的認同上。民進黨不承認所謂“九二共識”。但是,蔡英文深知“茲事體大”,“九二共識”這次也許擋不住她一路前進的鋒芒,但假若她當了總統之後,如何確認兩岸關係,如果擺脫“九二共識”的桎梏,則非易事。有人分析,蔡英文如承認“九二共識”,與北京之間顯然有了緩衝餘地,但要否定本黨和本人之前的一貫立場,並非易事。但如不承認九二共識,當選後,則完全處在被動地位。動輒因兩岸關係停滯不前給反對黨提供口實,又因北京的“威逼”重蹈陳水扁執政時的尷尬局面。

但是,“習朱會”如果僅僅在北京重複“九二共識”,似乎遠遠不夠。至少,台灣泛藍內部已發出“超越九二共識”的呼聲,問題在於如何超越?國共基於“九二共識”,開展兩岸和平發展關係,但兩岸和平紅利分配不均反而使部分台灣民眾對此“無感”,甚至反感,這也是去年3月台灣爆發反服貿協議的重要原因。

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後,強調兩岸和平紅利應“均衡分配”,因此,此次“習朱會”能否繼續讓國民黨在兩岸政策場域保持優勢,進而化解台灣民眾對兩岸和平紅利分配不均的質疑,也是朱立倫面臨的重大挑戰。北京當局會如何出招,也十分值得觀察。

對於朱立倫大陸之行,民進黨方面已經有此舉是中國大陸以行動確定兩岸“以黨領政”的談判模式,並不利於台灣的判斷。將代表民進黨參選2016年總統大選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強調“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不是國共關係”,呼籲北京能夠跳脫國共關係的思考。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