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中國有可能出現塌方式的變化和倒退

發表時間:

中國有可能出現塌方式的變化和倒退. 今年三月以來,中共反腐進程明顯放緩,出現膠着狀態,改革也面臨許多難題,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為大家介紹有關中國近期情勢的分析評論。

觀察中國
觀察中國 RFI
廣告

 今年三月以來,中共反腐進程明顯放緩,出現膠着狀態,改革也面臨許多難題,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為大家介紹有關中國近期情勢的分析評論。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中共鐵腕反腐,終極目標當然是維護其‘一黨專政’的長治久安,這一點黨內似無分歧。但當反腐反到自己頭上時,絕沒有人會甘願束手就擒。應對之策,有人迅速轉移資產,讓子女先避走海外,本人再伺機出逃;有人尋找新靠山,希望平安度過劫難。難免也有一些人狗急跳牆,直接針對反腐運動執行者下手,拚個魚死網破。”“中共腐敗集團針對中共官員甚至最高層領導的暗殺、報復,雖難獲證實,但從拱衛京畿的北京軍區和中央警衛團走馬燈似換將分析,中共高層的確感覺到,你死我活的反腐運動,已讓他們陷入既得利益集團的敵意包圍中,必須時刻保持戒備狀態,且不達目的,不能罷手;否則如節外生枝,大陸局勢將大亂。”

 這家美國中文報紙的社論繼續分析稱:“當前中共反腐正處在十字路口,除可能遭既得利益集團瘋狂反撲外,另一風險,是帶給老百姓的心理衝擊也越來越大,讓民眾看到那些昨天還在台上信誓旦旦,似與腐敗不共戴天的‘正人君子’,第二天就被揭露貪腐,金額達天文數字,一次次突破人們的心理底線,因此‘仇官’思維日益嚴重。官方‘人民日報’日前以‘當官的就沒好人了?’刊文引述民間說法指出,‘55歲以上、地市任職、副處以上,準是貪官,“老虎”“蒼蠅”之別罷了’;還有更狠說法是‘把當官的拉出去挨個槍斃,肯定有冤枉的,但隔一個斃一個肯定有漏網的’。”“評論指出,現在官民之間越來越缺乏信任,有人聽到官員自殺,就想到畏罪;提到女官員升遷,就懷疑有潛規則;看到豪車出事,就聯想到‘官二代’和‘富二代’。再加上如今‘天天有貪官’ ‘一抓一個準’的視覺衝擊力,更坐實一些人口中‘無官不腐’的論斷。”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鄭永年的評論稱:“要實現所規畫的美好前景,不僅需要把這些規畫執行和落實下去,需要避免在執行過程中犯重大的錯誤,更需要提防有可能出現的‘塌方式’的變化,甚至倒退。從近來的一些局部發展來看,塌方式的變化和倒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首先是近來意識形態尤其是左派意識形態的回歸。左、右派之間的爭論由來已久,但最近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已經進入新階段,一些觀察家稱之為意識形態領域的‘內戰’。左派尤其是左派機會主義營造着類似文革那樣的意識形態政治氛圍,踐行着文革那樣的鬥爭方式。”“在經濟層面,今天也面臨很多的問題。”“更為嚴峻的事實是,中國已經接受了最壞形式的資本主義。儘管歷史經驗告訴人們,中國企業的要務仍然是發展實體經濟,但中國的企業家紛紛從投資實體經濟轉向資本運作。資本運作方式的惡劣性,比美國華爾街資本主義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早期表現為對農民工的壓榨,現在是轉向了具有高度投機性質的金融資本主義。”“可以預見,如果這種惡劣的資本主義不能得到糾正,中國永遠產生不了優良和可持續的實體經濟。” 

這位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的結論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新常態已經到來,人們可以對中國今後的改革發展高枕無憂了。如果有了這樣想法,那會是大錯特錯。實際上,能不能實現新常態是中國今後改革發展的關鍵。前些年有關中國是否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爭論很有意義。如果不能實現新常態,中等收入陷阱的腳步聲便離中國不遠了。從這個視角來看,今天的中國急需法制化和法治化。各種極端的主義、官僚的不作為、惡劣資本主義、腐敗等等,都需要用法制來避免,用法治來整治。法制和法治是‘新常態’的最好保障。”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