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消弭缺失的互信:印度總理莫迪訪問北京前瞻

發表時間:

一直被視為變數不少的中印關係似乎漸趨理性。印度總理莫迪周四訪問中國就是一個明證。莫迪訪問中國做什麼?簡單的回訪?長遠的戰略考量?經濟合作因素?至今爭執不休的邊界爭端會對此次訪問的成敗有多大影響?相關各方的輿論都有許多關注。

要聞分析
要聞分析
廣告

莫迪被視為是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但執掌印度後,在對待鄰國中國的問題時,迅速地採取了現實主義的態度。這次訪中前,莫迪提前在新浪微博上開設帳號,與中國民眾交流,據說已有超過4萬中國網民的關注。

中印兩國在一些重大的國際議題上比如氣候談判、能源安全等方面立場一致,兩國又存在着巨大的經濟合作空間,“雙贏點”很多,但是人們注意到,兩國輿論常常惡語相向,責備不斷,雙方遠遠缺乏互信。兩個亞洲巨人有眾多的歷史遺留問題,邊界爭端,懸而未決。六零年代初期的中印邊界戰爭,在印度人心中留下的恐懼至今未除,加之中國與印度宿敵巴基斯坦關係極其密切,印度輿論難免時時流露出戒備的心態。

但是,莫迪訪問中國的此刻,也正是兩個亞洲強國試圖緩和爭執從而開展對雙方都有利可圖的經濟合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九月在莫迪家鄉受到莫迪款待;莫迪本次訪問中國,習近平決定在自己的故鄉陝西接待莫迪。莫迪隨後將在上海與企業界及金融界領袖見面,以落實他在競選時提出的引進外資,建設印度衰敗的交通運輸基礎工程的承諾。

莫迪在微博上寫道:“我堅信此次訪問中國將強化亞洲的穩定、發展和繁榮”。莫迪是一個很出名的毫不妥協的民族主義者,但他掌權後很快就跟中國開始對話。莫迪要重振印度的經濟,在他任期第一年,他全力尋求吸引美國、日本和德國的投資者。莫迪在中國開通微博,希望與民間溝通。他在微博上告訴中國網民,訪問西安,一方面是應習近平主席邀請,一方面是因為西安與唐代高僧玄奘和他西行印度取經有密切關係。短短兩句話,把兩個古老文明之間的聯繫凸顯出來。

現實層面,印度與中國對邊界畫分有深刻的分歧。中國總理李克強之前表示邊界問題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他承認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中印兩國之前雖已達成同意合理管控分歧,但至今未有解決邊界爭端的實質性方案。新德里更擔心地注視着北京在其傳統的勢力範圍日益擴大影響,但是,兩個亞洲巨人衝突下去,最後的結果只能兩敗俱傷。莫迪在處理與北京的關係時表現出實用主義的態度,可能基於這一認知。在邊界問題上,他更傾向通過和解的方式解決爭議。當然,邊界談判要取得突破並不容易,但重點在避免衝突重演。

最近,莫迪對『時代周刊』表示,中國當然有權利尋求更大的影響力,但是印中兩國最近這些年也表現出一種“巨大的成熟”,共同需要“經濟合作”。印度國防戰略研究所專家斯托不丹認為:印中兩國互不信任處於潛伏狀態,但是莫迪深信,與中國對抗很難贏得什麼。這位專家認為,中國是印度的緊鄰,印度同樣有着必須向中國開放的理由。他認為,這是一種很現實的態度:理解和承認中國的強大,比起試圖與其競爭高低更理性。因此,與中國合作是印度的當務之急。他還認為,中國是一個強國,中國還在增長,因此,印度具有一種戰略的同時又是對中國友好的態度是有意義的。

中國駐印度大使對印度媒體表示,莫迪三天訪華行程,預計會達成價值100億美元的商業合同。中國總理李克強對『今日印度』表示,中國準備與印度深化戰略合作關係,加強經濟合作,具體講,在印度設立兩個工業園區。李克強認為,中印合作是一個需要去發現的巨大財富。

分析人士認為,莫迪將試圖說服中方更大地向印度開放製藥市場,以及兌現對印度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的承諾。中方的一些專家認為,中方更關注的是雙方的貿易以及基礎建設,中國對印度基建業的興趣,主要集中在高速鐵路建設上。

中國是印度極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兩國的年度貿易總額已達到700億美元,當然,其中印方對中方的貿易赤字高達380億美元。莫迪此行還希望解決中印貿易逆差的問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